第2092章:金刚丧尸的弱点 (第1/2页)
大樟树总部基地。
行政大楼。
小会议室。
二叔看向坐在前方的李宇说道:
“城主,跨城转账这个诉求已经被很多人提到过了,无论是北境的吕成、还是西北的居天睿等等,从上到下都有人提出这个。
眼下看来,开通积分跨城转账业务势在必行了。”
李航掌管监察处,监察处分布在各个分基地,定时会从城主信箱中筛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议汇总给李航。
李航再将这些建议想法上报给李宇。
关于跨城转账的提议,李宇也从监察处那边了解过。
由于石油城、总部基地外派了大量有经验的建造人员,支援建造北境、西北、以及东方乐园。
还有那些铁路建造工人常年都在外面修缮铁路,他们手中的积分需要转到分基地之中的家属。
所以跨城转账的需求非常大。
“在技术上有没有办法做到?”李宇看向科技部门的白洁。
长桌右侧的白洁点头道:
“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技术可以完成,我让无线通讯处的董影跟您详细说一下。”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董影身上。
这个不到三十岁的董影,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樟树通讯部门的负责人。
她的父亲董成鹏负责大樟树的电力系统,而她也利用末世前所学的无线电知识为大樟树通讯努力。
被上司白洁点名,她立刻站了起来汇报道:
“我们可以通过传真通信方式实现跨城转账!
如果只是依靠无线电台,通过通讯人员点对点口播的方式效率太低了!
采用传真通讯通信方式,可以利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从发端将文字、图像、照片等静态图像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传送到收端,并在收端以记录的形式重显原静止的图像的通信方式。
我们拥有的传真接收机具有复制图画的“巧手”,
它接收到由线路送来的电信号,立刻进行放大、解调、限幅、鉴频等处理,把电信号转换成传真图画信号,
然后控制记录器件,在纸上一行一行地涂出不同的颜色,复制出原来的图画文字。”
二叔皱了皱眉头,董影说了太多关于传真的专业术语,但却没有说具体作业方式。
“说说具体怎么操作。”
董影看到众人都是一知半解的表情,于是用更加简单的方式再阐述一遍。
“简单来说,我举一个例子。
比如,在西北有转账的需求,要相关人员提前统计并且绘制成表格文字的形式,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到收端,收端就能够以记录的形重现文字表格等内容。”
李宇听明白了,“但是这样也是需要统计人员,而且也需要有人接收这个信息,并且比对电脑进行调整积分卡上面的积分数据对吧?”
积分号码卡系统,是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进行调整上面的积分的。
“对。”董影点头道。
“这样似乎和通讯人员点对点口播没多大区别呀?也挺麻烦的。”李宇听到她确认后,有些不太满意。
要是在末世前,转账是极为简单的事情。
直接打开手机,几秒钟就能够完成转账。
但现在这种方式,显然要麻烦的多。
董影解释道:
“城主,我们现在没有网络,只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口播的方式会有同音字的问题,而且需要两边同时都进行操作。
传真则不同,这个方式可以通过文字乃至于图片,会更加精准,而且也没有时间限制,两边分开操作都可以。”
李宇想想也对。
他敲了敲桌面,一锤定音。
“那就按照这个方法来,不过不可能免费转账的,转账过程中也需要人员成本,你们觉得扣除多少手续费比较合适?”
老毕举手道:“干脆就一笔转账1个积分。”
“不行,肯定要按照百分比来啊,末世前都是这个形式!”二舅刘建武反驳道:
“我觉得按照1%,另外设置一个门槛,需要50个积分以上才可以进行转账,不然额度太小也没有意义。
并且几个积分都跑去转账,那就有的忙了。”
白洁计算了一下,1%的手续费,最低50个积分来算,单人次收取的手续费就只有0.5个积分。
这其中,需要人员统计制表,传输,然后还需要有专人来对比积分卡汇入积分。
手续费显得有点低了。
“手续费太低了,要不按照百分之五来计算吧?不然人人都跑去转账了。”
二叔听到白洁的话后,赞同道:
“我也觉得百分之一的比例太低了,就按照百分之五的手续费来计算。”
老毕目瞪口呆,转50个积分,就需要2.5个积分手续费。
真贵啊。
“为了防止有人故意短时间高频次转账,设定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够转账一次。”二叔补充道。
李宇听完后,看向众人,“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不同意见。”
“5%会不会有点高呀?”老毕问道。
白洁笑道:“嫌贵可以不通过异地跨城转账啊。”
“额也是。”老毕偃旗息鼓,没再说话。
二叔继续说道:
“这个跨城转账的服务,针对的目标人群主要是有这种急切需求的人,他们既然有这种需求,手续费高一些他们也能够接受。”
众人仔细想想,也感觉会长说得对。
“那就这样办,董影你来负责这个事情,尽快推出这个服务。”李宇拍板决定,然后看向众人问道:
“还有没有新的议题需要讨论的?有的话赶紧提出来。”
教育部部长赖希月举起手说道:
“城主,我还有一个新议题,我觉得现在大樟树已经有了五个分基地,您的称呼上再称呼为城主,感觉有些不妥。”
“各个分基地有些居民,都搞不清楚城主是哪个城我建议换一个称呼。”
赖希月的这个提议,引起了众人的强烈共鸣。
以往大樟树只有一个总部基地的时候,称呼李宇为城主倒也合适。
但现在大樟树势力辐射东南西北,五个大型基地,将近百万人口,再叫城主,的确容易让人分不清楚。
李宇对这个倒是无所谓,不过他觉得赖希月说的也有道理。
于是问道:“那叫什么称呼比较合适?”
赖希月将自己准备好的几个称呼公布出来:
“第一个是元首,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象征与法定代表,通常由总统、国王或类似职务担任。”
“第二个则是主席,指位居主要席位或主人席位的人,现在多指机构、委员会内的领导人,当然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或者政党领袖也会称为主席。”
“第三个是总统,是国家最高行政国家元首的名称,一般由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
“第四个是总指挥,通常指在军事行动或特定工作中负责全面指挥的领导人。”
“第五个是首长,主要含义指政府部门高级领导人和军队指挥官。”
“其他还有的备选项,我感觉都不太合适,比如总理、领袖、首领。”
说实话,李宇在听完这些称呼后,都感觉不太满意。
“第二个称呼就算了吧,不合适。”
“第一个元首,总让我想起二战的一个领导人,我不喜欢这个称呼。”
“第三个也不喜欢”
“就叫首长吧。”
李宇没有争取其他人的意见,直接选定了自己喜欢的称呼。
叫了这么多年城主,他都已经有些习惯了。
自从大樟树成立以来,一开始叫他为李总,再到城主,现在再变成首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