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一十三章 悲冬 (第1/2页)
县医院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和煤烟混合的气味。吴浩推开病房门时,外婆正戴着氧气面罩,手指无意识地抓着被角。他轻轻握住那只手,比上次回来时更凉,指甲盖泛着淡淡的青。“阿浩……”外婆艰难地睁开眼,氧气管随着呼吸发出嘶嘶声,“别让……别让薇薇冻着……”
林薇捂住嘴退到门外,吴浩替外婆掖好被角,看见床头柜上放着个未完工的手机袋,红绸上的桃花才绣了一半。主治医生把他叫到走廊,白大褂上沾着雪花:“心衰加重了,老人不肯用进口药,说要给你攒钱娶媳妇……”吴浩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听见自己的声音像被冻裂的竹筒:“用最好的药,钱不是问题。”
雪停的那天,外婆精神好了许多。吴浩扶她坐起,给她喂温牛奶,看见她望向窗外的眼神亮了些。“阿浩,”她忽然指着远处的麦田,“你看,雪化了就能看见麦苗了。”吴浩顺着她的手指望去,残雪之下,果然有嫩绿色的芽尖探出头。他想起春天带外婆去看戏的约定,刚想开口,却被她轻轻按住手背:“别忙,等花开了再去,外婆……想看完你绣的桃花。”
现在,吴浩每周三都会带着绣了一半的手机袋去医院。他坐在病床边,笨拙地穿针引线,外婆就歪着头看,偶尔指点他:“针脚密些,不然线会松。”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红绸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多年前那个雪夜,她在炉边教他折纸船的剪影。护士们说从没见过脾气这么好的病人,每次吴浩来,老太太眼里的光都能把雪映化。
惊蛰那天,吴浩刚绣完最后一片花瓣,外婆突然握住他的手。她的指尖第一次有了暖意,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窗外:“阿浩你听,布谷鸟叫了。”走廊里传来护士们的惊呼声,他转头望去,只见不知谁在窗台上放了束迎春,嫩黄的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外婆的呼吸渐渐平稳,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像终于完成一件得意的针线活。
出殡那天没有下雪,麦田里的麦苗已长得齐膝高。吴浩把绣好的手机袋放进骨灰盒,红绸上的桃花在阳光下泛着柔光。林薇递过外婆留下的布包,里面除了零钱,还有张泛黄的纸条,是她用铅笔写的:“给阿浩的娶媳妇钱,别嫌少,外婆只能攒这么多了。”
返程的路上,吴浩把车停在当初陷进泥坑的地方。远处的村庄升起炊烟,像外婆生前常烧的艾草香。他摸出手机,翻到那张全家福,指尖划过照片上外婆的笑脸,忽然明白她为何执意留在老家——不是挪不动根,而是想让他知道,无论走多远,回头时总有一盏灯,用最朴素的方式,缝补着游子的归途。
车载电台正在播放老歌,吴浩摇下车窗,春风卷着泥土的气息涌进来,带着麦苗的清甜。他想起外婆最后说的话,不是关于病痛,也不是关于遗憾,而是那句:“阿浩,春天的路,要慢慢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