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批示的第一个文件 (第2/2页)
昨天和蒋海山、马东城的那番谈话,虽然为他赢得了一些初步好感和喘息之机,但这远远不够。
在安宜镇这样一个藏龙卧虎、利益盘根错节的地方,想要真正站稳脚跟,最终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政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话。
“笃笃笃。”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陈捷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
门被推开,镇党政办主任李文军抱着一摞文件,脸上带着一丝略显疲惫的苦笑,走了进来。
“陈镇长,早上好。”李文军将那堆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陈捷面前宽大的办公桌上,“您看,这些都是积压下来的一些需要政府这边批示和处理的文件,有紧急的,也有常规的,我都给您按类别分好了。”
陈捷看着眼前这座文件山,心中了然。
这些积压的文件,就像是一张张考卷,里面既有日常的琐事,也必然暗藏着各种棘手的难题和不易察觉的陷阱。
他处理这些文件的方式、效率和水平,将通过李文军这张嘴,迅速地传遍整个政府大院,成为所有人评判他这位新镇长能力的第一印象。
“辛苦了,李主任。”陈捷脸上没有丝毫不耐,反而站起身,主动帮李文军倒了一杯水,笑着说道,“这么多文件,您整理起来肯定费了不少功夫吧。”
这个小小举动,让李文军心中一暖。
他连忙摆手:
“不辛苦,不辛苦,这都是我分内工作,陈镇长,您刚来,要不我先把一些比较紧急和重要文件挑出来,给您汇报一下?”
“不用。”陈捷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就从第一份开始吧,我们一份一份地看。”
陈捷自然不是不分文件的轻急缓重,而是他需要通过大量文件,深层次了解安宜镇,在不了解基础情况下,就去审批重要和紧急文件,容易翻车或者掉进陷阱。
李文军依言坐下,从文件堆的最上面,抽出了一份信函,递给了陈捷。
“陈镇长,这是第一份,也是最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李文军脸上露出一丝为难,“是咱们镇中心小学的王校长写来的一封信。”
陈捷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很简单,却也很典型。
随着安宜镇经济发展,外来人口激增,镇中心小学的规模也一扩再扩,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三千人。
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那条本就不宽的马路,就会被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的汽车、电动车、三轮车堵得水泄不通,人车混行,不仅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更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王校长在信中恳切地希望,镇政府能够出面协调,每天放学时段,增派几名交警和城管来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城市病”,也是一个极其考验基层治理智慧的难题。
李文军悄悄地观察着陈捷的表情。
这个问题,前几任领导也处理过,无非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么是让派出所和交警队临时加派人手,要么就是发个通知,呼吁家长们文明接送。
效果不大,时间一长,又故态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