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与秦振阳的精神共鸣 (第2/2页)
秦振阳的脚步,顿住了。
他看了一眼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又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人专注的侧脸,心中那份好奇,终于压倒了沉默。
他对着秘书小王,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在门口等候。
然后,他迈开脚步,悄无声息地,走到了陈捷桌前。
“小同志。”秦振阳的声音,温和而平缓。
陈捷抬起头,看到秦振阳正站在自己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笑意,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啊,秦主任,您,您好!”
“午饭时间到了,还不去吃饭?”秦振阳看着他桌上那本厚厚的报告,又看了看他手边那个已经喝空了的大茶杯,笑问道。
“哦,哦,这就吃,这就吃。”陈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看书看入迷了,忘了时间,谢谢主任提醒。”
他一边说着,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秦振阳看陈捷没有要走的意思,随口关心了一句:
“天气冷了,食堂的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陈捷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笑容,他从书包里,拿出了一个用塑料袋装着的东西,递到秦振阳面前,说道:
“没事的主任,我带了馒头。”
秦振阳低头一看,塑料袋里,是两个白得有些晃眼的、冷硬的馒头。
他恍惚了一下。
馒头。
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却猛地打开了他记忆深处,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他想起了自己在乡下当知青时,就着一盏昏暗油灯,啃着黑乎乎的窝窝头,通宵研读《论持久战》的夜晚。
想起了八十年代,为了攻克学术难关,他和同事们在研究室里,靠着几口凉水,几个馒头,一干就是几天几夜的场景。
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但精神却无比丰盈的年代。
那是一个靠着馒头和咸菜,却能支撑起“两弹一星”伟大梦想的年代。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在这个物质早已极大丰富的2009年,在这个本该追逐时尚与享乐的年纪,竟然也和当年的他们一样,为了学习,为了工作,啃着最简单的馒头。
这份专注,纯粹,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是何等稀缺,又是何等珍贵!
秦振阳看着陈捷,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长辈对晚辈的欣赏。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陈捷肩膀,缓缓说道:
“很好,不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太累了。”
说完,他便转身,迈着沉稳步伐,向资料馆外走去。
陈捷站在原地,看着秦振阳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等秦振阳离开后,他重新坐下,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份关于苏联解体的研究报告。
报告的最后一页,有一段话,深深地刺痛了他。
“当一个政党干部,开始热衷于为自己和子女谋取私利,当一个国家的精英,开始嘲笑理想与信仰,转而信奉金钱与权力就是一切时,这个国家,无论曾经多么强大,它的根基,都已经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