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我们国家的未来,就靠你们了 (第2/2页)
“既要让老百姓用得上便宜药,也要让好企业有钱赚、有动力去创新。”
陈捷说完这番话后,魏振国的眼神,已经从赞许,变成了真正的欣赏。
眼前这个年轻人,思考问题的深度和系统性都很强很全面。
不仅能看到政策的A面,更能预见到它的B面,并提前设计好规避风险的制度补丁。
这种能力,在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身上出现,简直是匪夷所思。
魏振国沉默了片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用一种近乎闲聊的语气,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小陈,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也很有水平。”
“但我想问你一句,你说的这些,都是从文件到文件,从理论到理论,你……真正去过医院吗?你见过那些因为看不起病,在医院走廊里默默流泪的病人吗?”
“你见过那些因为一个罕见病,卖房卖地,最终还是人财两空的家庭吗?”
魏老语气很平淡,但每一句都是对陈捷的提醒。
这几句,考的不是智商,而是良心。
陈捷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上一世,自己临终前,躺在协和医院特护病房里的情景。
虽然他享受的是干部待遇,但他依旧能从窗外,看到那些为了一个床位、为了一点医药费而奔波、而绝望的普通人身影。
他还想起,上一世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孩子得了白血病,为了几十万的治疗费,借遍了所有亲朋好友,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孩子生命,整个家庭也因此垮掉。
那份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和悲悯,是在任何文件中都学不到的。
陈捷缓缓抬起头,声音有些低沉,却充满力量:
“魏老,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您说的那种绝境,因为我是幸运的,但我的心,和他们在一起。”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农村父亲,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筹集骨髓移植的费用,白天在工地上扛水泥,晚上去血站卖血,卖到最后,血站护士都不忍心再抽他的血。”
“他跪在医生面前说,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我这条命,可以给他。”
“我每次想到这个故事,就在想,我们这些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政策,制定文件的人,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写的每一个字,画的每一个圈,都可能决定着像那位父亲一样的,无数个家庭的命运。”
“所以,魏老,您问我医改的初衷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能不再有那位父亲的眼泪。”
“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尊重,都能有尊严地活下去,希望医疗,不再是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托起他们希望的坚实臂膀。”
“我所有的理论设计,所有的制度构想,最终落脚点,都在这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我们所有的报告,都一文不值。”
当陈捷说完这番话时,魏振国已经沉默了。
林南东在一旁,更是听得满脸感慨。
他第一次发现,陈捷身上,除了那份超越年龄的智慧和沉稳,更有一种无比滚烫、真诚的赤子之心。
这是一种真正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良久,魏振国缓缓地站起身,走到陈捷面前,没有说任何评价的话,只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孩子,我们国家的未来,就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