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要忘了身边还有个奇兵 (第2/2页)
“说下去!”林南东道。
陈捷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
“基于这个目标,我认为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主角,而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种不同工具,各有其适用范围。”
“在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这些领域,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其公益性,这是社会公平底线,绝不能退让。”
“而在一些非基本的、高端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领域,以及在药品流通、技术研发等环节,则可以大胆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激发创新。”
“这是为了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也是为了让整个体系更有活力。”
“所以,报告可以提出一个‘一体两翼’总体思路,以维护人民健康为本体,以‘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保障’和‘市场驱动的效率性补充’为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体两翼”!
林南东在口中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这个提法高明!
它没有否定任何一方,而是将对立双方,都纳入到了一个更宏大、更和谐的框架之中,瞬间化解了所有矛盾!
“好,好一个一体两翼!”林南东一拍桌子,“小陈,你真是我的及时雨!”
陈捷笑了笑,继续抛出自己准备好的杀手锏:
“林处,光有理念还不够,还需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抓手,我斗胆,还想到了一个具体的实现路径,称之为三医联动。”
“三医联动?”林南东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是的。”陈捷认真道,“我们过去的改革,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医疗的只管医院,管医保的只管报销,管药品的只管流通,三者各自为政,相互掣肘。”
“比如,医院为了创收,倾向于开贵药、多检查,医保部门为了控制费用,只能被动地提高报销门槛,或者干脆把一些必需药品踢出报销目录,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新一轮医改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这三个领域的改革协同推进,形成联动。”
林南东听着听着,下意识拿起笔开始记录陈捷的话。
陈捷继续开口:
“具体来说,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杠杆,撬动医疗服务行为的转变和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比如改变过去按项目付费的方式,推行按病种付费(DRGS),一个阑尾炎手术,医保就打包支付这么多钱,医院用什么药、做什么检查,自己去控制成本。”
“这样一来,医院就没有动力去开大处方、做过度医疗了,它会主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案。”
“再比如,通过医保基金的战略性采购,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量换价,把虚高的药价打下来。”
“药价下来了,医保基金压力小了,老百姓负担也轻了,医院以药养医的根子,也就被挖掉了。”
“医疗服务价格也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大幅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手术费,同时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让医生靠技术吃饭,而不是靠开药、开检查单吃饭。”
“这样一来,医疗行为规范了,医保基金安全了,医药流通健康了,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三医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