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体制内你不争,别人就不会关注你 (第2/2页)
而中央选调生这项政策,在正式文件下发之前,最早的消息和最核心的解读,就是通过张玮这样的辅导员,在极小范围内,向他们认为最值得培养的学生吹风。
上一世的陈捷,因为自己的高傲与忽视,完美地错过了这第一缕春风。
这一世,他要牢牢抓住。
体制内的机会,一定要自己去争,你不争,别人就不会关注你。
……
法学院院办在教学楼的三楼。
陈捷站在张玮老师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叩响了房门。
“请进。”一个清朗声音从里面传来。
陈捷推门而入。
办公室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条,靠窗的办公桌后,一个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斯文的年轻人正埋首于一堆文件中。
他就是张玮。
“张老师,您好,没打扰您工作吧?”陈捷微微躬身,语气谦逊而诚恳,姿态放得极低。
张玮抬起头,看到是陈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对于陈捷,他的印象很深。
这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笔杆子硬,思辨能力强,但就是性子太傲,锋芒毕露,像一柄未入鞘的宝剑。
平时在学校里,除了必要公事,很少会主动来找自己。
“是陈捷啊,坐。”张玮指了指对面椅子,饶有兴致地问道:
“找我有什么事吗?是学生会的工作,还是又跟哪位教授在课堂上华山论剑了?”
这番话里带着一丝善意的调侃。
陈捷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赧然,随即正色道:
“张老师您见笑了,都不是,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情,想向您请教。”
“哦?”张玮的兴趣更浓了,“你说说看。”
陈捷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先抛出了一个引子:
“张老师,刚才上马哲课,老师讲到了国家的人才战略,我联想到今年的奥运盛会和前不久的大地震,感觉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伟大时代。”
“作为燕大的学子,我很想知道,除了考研、出国、考地方公务员这些传统路径,国家层面,是否会为我们这些顶尖高校的应届生,提供一个能更快投身到国家建设核心洪流中去的机会?”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有高度,又显情怀,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直接问中央选调生,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前瞻性的角度去请教。
如果他直接问想考中央选调生,有什么内幕消息吗?
那就是一个功利、投机的学生。
但现在这么问,就是一个心怀家国、有政治抱负的优秀青年。
张玮眼中再次惊讶。
他扶了扶眼镜,沉默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
“陈捷,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大多数同学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或者去国外留学,你似乎对体制内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