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枫树街的圣女” (第1/2页)
总体而言,李昱与石室教堂的教友们(枫树街的街坊们)的初次接触,还算稳当顺利。
起初,在瞧见李昱的华人相貌后,不少人显露难色。
这般场面,倒也在李昱的预料之内。
毕竟在这个年代,“种族歧视”才是政治正确,“种族平权”反倒是小众思想,《排华法案》乃时下正儿八经的美国法律。
李昱并不指望石室教堂的教友们都喜欢他——只要别来招惹他就行。
然而,令李昱万万没想到的是,简奈尔仅用一席话语,就使街坊们认可了他。
“大家不要害怕!李牧师是好人!”
她也没说什么特别的,只不断强调“李牧师是好人”。
可结果,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对李昱抱有戒心的街坊们,在听到简奈尔这么说后,统统舒展眉头。
“既然连洛夫古德修女都这么说了,那他肯定就是好人了!”
“牧师,从今日起,你就是这条街上唯一的青壮了!你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圣女啊!”
“小伙子,有你在,圣女肩上的担子应该能减轻不少。”
就这样,简奈尔动一动嘴皮,便大大消减李昱与街坊们的隔阂。
值得一提的是,李昱敏锐地发现这条街道的中年妇女格外多,多得出奇。
抬眼望去,全是皱纹满面、身材走样的大妈,鲜少见到男丁。
于是,李昱找准时机,悄悄地向简奈尔询问缘由。
据她所言,这条街上的适龄男性都参与了数年前的欧洲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很不幸……他们一去不复返,全部牺牲在战场上,只送回来一堆残破的狗牌。
适龄男性全死绝了,以致于这条街道如今只剩下一堆女眷,其中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
仅剩下来的些许男性,也全是上年纪的老人家。
大战结束后,李昱到来前,这条街道始终处于“没有青壮”的尴尬窘态中。
李昱到来后,这项窘态总算被打破——现在,他成了这条街上的唯一一名青壮!
想到这儿,李昱不禁露出苦笑。
兴许是因为久违地接触到年轻男性吧,在获得简奈尔的“李牧师是好人”的背书后,这条街上的大妈们迅速在李昱面前展现出中年妇女常有的“长舌”属性。
“从你与圣女大人是怎么相识的?”问到“你结婚了吗?”、“你与圣女大人是什么关系?”……叽叽喳喳的,仿佛置身于鸭子堆中,吵得李昱的脑袋都快炸了。
不过,这种被三大姑六大婆团团围着的感觉,倒也让李昱颇感怀念。
他以前回潮汕老家时,也总被各路亲戚围着,问这问那,问东问西。
在经过足足一日的观察后,李昱算是看明白了,简奈尔在这条街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
这条街上的人——不论是男是女,不论操持着什么样的口音——全都对简奈尔爱戴有加。
仅凭一句“李牧师是好人”,就让街坊们对李昱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对简奈尔的敬爱,可见一斑。
甚至还有不少人给她冠以“圣女大人”的尊称。
不过,简奈尔并不喜欢这一称号。
每当有人称呼她为“圣女大人”,她会立即用坚定的口吻反驳。
以上,便是李昱今日经历的种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