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网 (第2/2页)
一声低沉而充满力量的虎啸,瞬间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二憨如同离弦之箭,巨大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速度,猛地蹿了出去!
它矫健地跃过倒伏的枯木,粗壮的爪子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只留下浅浅的梅花状印痕,金色的身影在林间空地几个纵跃,便消失在挂满雾凇的松林深处。
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兴奋的虎啸和树木被蹭动的哗啦声,证明着它的存在。
“这家伙…撒欢了!”彪子看得咋舌。
李山河笑了笑,没在意。他带着彪子和李山峰,没有深入,而是沿着山脚走了约莫一个小时,来到一处背风向阳的小山坡。
山坡坡度平缓,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坡上长满了各种树木:高大的柞树、笔直的白桦、还有成片的榛子棵和低矮的刺槐丛。
这些树木的枝桠间,能看到不少用枯草、羽毛、苔藓搭建的鸟巢,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的小篮子。
此刻,虽然天寒地冻,但已经有不少鸟儿在枝头跳跃、鸣叫,主要是灰突突的家雀儿,也有一些体型稍大、头顶有羽冠的“苏雀”,以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蓝大胆”。
“就这儿了!”李山河观察了一下地形和风向,“背风,鸟多,树也合适。”
他指挥彪子:“把粘网展开,小心点,别弄乱了网线!”
彪子小心翼翼地将那卷近乎透明的粘网在地上铺开。
尼龙丝在雪地上闪着微光,网格细密。
李山河则拿着两根长竹竿,走到山坡顶端,选择了两棵相距约五米、碗口粗细的笔直白桦树。
“来!把网纲绳绑在树杈上!”李山河把一根竹竿递给彪子,自己拿着另一根。
两人爬上树下的雪堆,踮着脚,将竹竿顶端的Y形树杈,牢牢地卡在选定的、离地约两米高的结实树杈上。
卡好后,用力往下压了压,确保稳固。
然后,两人分别抓住粘网上沿和下沿的尼龙绳头。
李山河将上纲的绳子,在靠近他那根竹竿顶部的Y形树杈处,缠绕几圈,打了个结实的水手结固定。
彪子学着他的样子,在另一根竹竿的树杈上固定好自己这边的上纲绳头。
接着是下纲。
两人扯着下纲的绳子,将整张网尽量绷直,然后分别将绳子在各自竹竿靠近根部的位置缠绕固定。
这需要配合,一个人绷紧,另一个人打结。
彪子力气大,负责绷紧,李山河手巧,负责打结固定。
固定好上下纲绳后,一张巨大的、近乎透明的粘网,就在两棵白桦树之间,像一道隐形的屏障,竖立了起来!
网的下沿离地约半米,上沿则接近两米。
晨光穿过稀疏的树枝照在尼龙丝上,几乎难以察觉。只有凑近了,才能看到那细密的网格和滑腻的表面。
但这还不够。粘网本身很轻,风一吹就会飘动,鸟儿撞上也可能挣脱。李山河从带来的工具包里掏出几枚特制的小铁钩——这是用粗铁丝弯成的倒刺钩,一端磨尖。
“来,把这钩子,隔一段距离,钩在网的下纲上,然后钉进地里!”李山河示范着,将一枚倒刺钩的弯钩部分,钩住粘网下沿的尼龙纲绳,然后将磨尖的直柄部分,狠狠扎进冻得硬邦邦的雪地里,再用力踩实!
这样,整张网的下沿就被牢牢地固定在地面,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墙基”。
彪子和李山峰也学着做。
彪子力气大,踩得咚咚响。李山峰人小,就用石头砸。
很快,沿着网的下沿,每隔一米左右,就钉下了一个倒刺钩,将整张网的下部死死地锚定在雪地上。
最后一步,是诱饵。李山峰迫不及待地解开麻袋口,抓出大把大把金黄的炒黄豆,在粘网前面约两三米远的雪地上,均匀地撒开一大片!
炒黄豆特有的焦香,在冰冷的空气中迅速弥漫开来。
“妥了!”李山河拍拍手上的雪末,退后几步,看着自己的杰作——一道完美的、隐形的死亡陷阱。他招呼彪子和李山峰:“走,躲远点,去下风口那块大石头后面猫着!别出声!等鸟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