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年关难过 (第2/2页)
二人骑上摩托,直奔街里,掏烟囱之前还得买点工具,那个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鞭炮。
没错,就是那个放起来噼里啪啦响的鞭炮。
临近年关,街里的人也多了许多,好多村民都会在这个时候赶着车来街里卖点山货,换点钱好过年啊。
年关年关,什么叫年关,过年就是一大关啊。
每到年底,债主都会上门要债,这年头收入就靠着那一亩三分地,每年挣多少都是有数的。
就好像清朝的三十六两白银的政策,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就只有三十三两白银,而一年的固定支出却是有三十六两白银。
这三两银子,让无数人奔波一生。
这年头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可能它他就差了十块钱,卖了粮就还上,等来年开春买种子化肥农药,还需要再借钱,循环往复。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并不是说厄运专找苦命人,而是苦命人的抗风险能力太小了,稍微有个波澜,就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同样的事情,发生再家境优渥的家庭中,无非就是损失一点存款,但是要是发生在农民身上,那就是天塌了的大事儿。
为什么老一辈人身上要么就是没有病,一有就是不得了的大病,因为他们太能忍了,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或者说没有把自己身体当回事的条件。
小病去痛片,一粒不行两粒,两粒不行一把,直到他们再也忍不住的时候,去医院一看,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有了父母扛住了生活的重担,小孩子才能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看着蹲在路边卖山货的小贩,双手拢在袖子里,也不招呼客人,只是朝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露出淳朴的笑容。
不用看,一定是趁着年关想多赚点钱过个好年的农民兄弟。
李山河看着这一幕,心里直泛酸,人们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是不是应该为我深爱的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上淳朴的人们做点什么。
“二叔,二叔,你瞅啥呢,大腚小娘们不搁那边,搁前头呢。”
被彪子打断思绪的李山河,将刚才的想法深深的扎根在了心里,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能做的就是积蓄实力,等风起,带着脚下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腾飞!
二人到了供销社,直接买了个两万响的小鞭,李山河也想买十万响的,可惜没有啊。
顺便还给孟爷买了点年货,烟酒糖茶样样不落,还有写对联的红纸,加上一些乱马七糟的东西,都放到了一个尿素袋子里,装上了车,直奔下砬子。
再一次路过小商贩的时候,李山河还是没忍住,最终还是买了好几挂山货。
这下车上可是彻底放不下了,彪子的脖子上都挂了两串榛蘑。
等孟爷听见摩托动静出门查看的时候,就看见了提溜算卦的叔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