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奔丧(二) (第1/2页)
随着屋里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哭声,李山河就知道,在山里跑了一辈子的朱大脑袋,最终还是死在了山里的东西上。
刚才还围在一起抽烟打屁的众人,赶紧忙活起来,几根松树杆子用五号线绑在一起,上面在盖上塑料布。
周围再用砖头子给压好了,这样,一个遮风挡雪的灵棚就算盖好了。
灵棚中间再用砖头子和木板搭了一个架子,上面再铺上白布,一帮老爷们齐心协力将朱大脑袋放在了木板子上,又盖上了白布。
一般来说,以朱大脑袋这个岁数,要是正常死亡,应该盖红布,那都算是喜丧,现在,只能盖白布了。
朱大脑袋的儿子用报货纸和塑料坯子开始扎岁钱,其他的儿女也开始布置灵棚。
长明灯先给点上,这会的长明灯可没啥讲究,就是倒上点煤油,搓上一根棉花就算完事了,没有煤油用豆油也行。
前面再放上香烛供品,一张黑白照片立在朱大脑袋脚的位置。
最后还要在贡品边上放上一个空的罐头瓶子。
老话讲了,刚死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死了的,这个罐头瓶子就是用来装饭的,生人什么时候吃饭,就给他也放一点,直到第三天装满,就可以一起带上山了。
朱大脑袋的姑爷现在正忙着用稻草编筐呢,这是用来放五谷杂粮的,也就是前文中李山河曲曲田老登说给他编小点的那玩意。
编好了的筐要放上五谷杂粮然后放在朱大脑袋的遗体上。
该说不说朱大脑袋的姑爷手脚还算麻利,岁钱刚扎好,这边筐也编好了。
将岁钱刮在了一个木头杆子上,立在了门口,放了一挂小鞭,这是告诉村里人朱大脑袋走了。
喜事不请不到,丧事儿不请自来,这是老一辈的规矩。
众人虽然忙忙活活,但是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等都装扮完了,孝子腰间绑着白布,跪在了朱大脑袋的遗体边上,前来落忙的老少爷们都依次磕头,孝子也依次还礼。
只有平辈和小辈才需要磕头,长辈不用,长辈上炷香就算完事了。
一切都忙活完了,朱大脑袋的其他子女也招呼着众人进屋待着,这才只是个开始,今天算第一天,明天还得一天,后天才能上山。
而且这几天晚上还需要守灵,李山河早就跟李卫东说好了,他体格子好,搁这待着就行了,让李卫东回去休息。
说白了李山河和朱大脑袋也没什么仇怨,拢共也就出了刘满仓这么一档子事儿。
先不说人死债销不销,刘满仓都被他给埋了,估计这会就剩一把骨头了,还能有啥债,就冲李山河结婚他都能给上了两份礼,再加上他还是个长辈,李山河在这待两宿都是应该的。
不为别的也得考虑一下李卫东岁数这么大了,不扛这么熬啊。
李山河找到了同辈的一帮小伙子开始听他们吹牛逼,这些平辈儿的,就没有没让李山河打过的,现在也都结婚当爹了。
正听这一个小伙说哪个村的谁家媳妇扒灰儿,就被人一把搂住了肩膀,回头一瞅,好家伙,这不是彪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