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 第41章 生产关系美好的让人充满干劲

第41章 生产关系美好的让人充满干劲

第41章 生产关系美好的让人充满干劲 (第1/2页)

陈卫东当然知道,五七年,购买粮的任务很重,但是购粮数目很少,七月份呢原本是麦子、春熟作物大量收购的年份,到那时七月份购粮才65亿,比去年同期少了13亿。
  
  但是销粮却多销了13亿。
  
  陈卫东点点头,没多说话,大杂院可没秘密,谁家打死个耗子,都知道公母。
  
  乱说话被抓住把柄举报的不在少数。
  
  在这个年代,活了二十年,陈卫东最大的心得就是谨言慎行,少说少错。
  
  陈卫东将床板放下才注意到,家里的土炕都扒了了,换上了木板床,当然这木板床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床,就是几块砖头垫在下面,上面用各种木板拼起来。
  
  这一点陈卫东倒是记得,今年四九城提出拆土炕睡木板床的号召,还有就是将煤球炉子换成蜂窝煤炉子。
  
  只是,床和炉子都是大件儿不但要票,还不便宜,陈卫东家可没有条件,干脆就去信托商店买了一些废旧木板,搭着砖头,做成了床。
  
  炉子也是,现在各家用的都是摇制煤球的炉子,也就院里三位大爷家,响应号召,早早的换上了。
  
  摇煤球将煤末过筛后分类,加上有黏性的黄土,用水和匀成泥状,平铺在地面,用铁锨切成均匀的小方块,然后撒上细煤面吸水,待水分干到一定程度时,放入筛内摇制。
  
  筛底垫上一个花盆为轴,用双手晃动筛子,将筛内的方块煤转动摇成球状,倒在地上晒干,做煤球烧用。
  
  陈卫东家东厢房刘铁柱就在煤建公司,是摇煤球的,别小看人家摇煤球,属于重体力劳动,刘铁柱的粮食定量仅次于院里的刘海中。
  
  刘海中属于锻工,不但特重体力,还高温,每月粮食定量38斤,另加一斤猪肉、一斤白糖和半斤油,夏天每天都有绿豆汤喝。
  
  用现在老百姓话说,这日子过得跟皇帝似的,说的就是他们这一批。
  
  陈老太太看着陈卫东眼眶泛红:“我大孙子,终于出息了。
  
  我瞧瞧,新衣裳可真板正啊。在那边吃的怎么样?能吃饱吗?
  
  住的屋子好吗?看看屋顶,有漏雨的地方没,免得冬天透风,想你小时候,冬天趴在桌子上看书,手上都是冻疮,又疼又痒,愣是不吭一声,死命学习,如今看看,我大孙子吃的苦总算有回报了。”
  
  要说苦,读书确实苦,但是这一世的苦,比起陈卫东前世来说,真的好多了。
  
  穿越之前,陈卫东是山河四省的学生,他每天早晨五点二十起床,晚上十点睡觉。
  
  没日没夜,寒窗十几载,累死累活,考了648分,才勉强进了山大,结果,一问来自西北的舍友,人家考了510分,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
  
  陈卫东当时就破防了,寒窗十几载,他记得他高中同学,五百多分都只能上专科的,但是在别的省,五百多分上山大。
  
  但是这一世,陈卫东四九城户口,他高考的时候,新国家刚建立,考试卷相对简单。
  
  再加上,陈卫东五三年高考时,华北、东北、西北区因考生生源少,不能满足本区招生需要,国家规定这些区的考生原则上报考本区的高校;而华东、中南、西南因本区的生源富余,则鼓励这些区的考生报考其他三区的高校。
  
  同时,因为在四九城政策下达指令快,传达清晰,教材相对比较多,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
  
  所以,这一世,陈卫东考大学,还真没有吃后世那个苦。
  
  要说,这个年代,比后世最大的差距,就是努力就有回报,生产关系更是好的让人充满干劲儿。
  
  陈卫东:“奶奶,我挺好的,吃得饱,睡得好。”
  
  陈老太太:“我记得你那铺盖上大学就带去了,好几年没拆洗了,回头拿回来,弹弹棉花,我给你拆了重新缝,到冬天还暖和。”
  
  “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