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愧是铁老大的供销社 (第1/2页)
周工程师抚了抚金属框眼镜:“好。”
洪副总工这项安排,倒不是说要分陈卫东的研究成果。
主要新国家对研究所,有专门的研究规划,研究程序。
就算成立了研究小组,还有研究试验工作的规定,比如研究试验工作原则14条,研究工作计划及总结编制办法11条,试验工作委托程序12条,都需陈卫东去遵守。
目的就是加强科研工作计划化,对此计划科五五年还进一步健全研究工作制度,规定专题工作记录册使用办法,对参加科研专题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发工作记录本,要求进行研究试验工作时,做好原始记录,完善好科研工作程序。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五年建设之前,各研究组、厂的负责同志和研究人员多是从学院或者从铁路以外研究机构或者各种性质不同的机构转入研究所来的。
他们对铁路业务缺乏了解,搞科研工作不能结合铁路实际需要,经常脑门一热,想当然,凭兴趣去研究,造成了不少损失。
同样的,对于陈卫东这种实习大学生来说,也是短板。
周工就算加入研究小组,也是作为副组长,蒸汽止阀的专题研究,挑大梁的还是陈卫东。
清晨,陈卫东先去餐厅吃了早饭,胡队长安排早饭还补贴一个鸡蛋,
吃完早饭准时来到车间,开始他的检修工作,蒸汽机车的检修工作依据走行公里数分为架修和洗修两种类型。
架修意味着对机车进行全面的解体、细致的检修、周密的组装以及严格的试验,以确保机车的安全与性能。
而洗炉则是每台机车必须定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清除锅炉中的水锈,从而提升蒸汽的利用率,进而增强蒸汽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
每天早晨8点,各班组的员工们便身着油包工作服,齐聚检修库。
工长会进行点名和任务布置,随后,大家便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检修工作中。
不少工人看到陈卫东,有敬佩不已:“咱检修组今年运气真好,来了个好大学生。”
“是呀,别的组的大学生多少有点眼高于顶,不愿意沉下心琢磨基层工作,但是陈卫东同志就能够沉下心。”
黄主任见陈卫东来上班了,“卫东,今天你就别下手干活了,主要负责和平型机车数据的收集,昨天刚献血,今天怎么也得休息休息。
另外这是乘务手册,我去找朱大车要的,找空儿,你先看看尤其里面注意事项。”
“行!”
陈卫东也没和黄主任客气,刚献完血,是需要休息,他将乘务手册放在一边,先拿出《铁路概论》开始看起来。
《铁路概论》,是1951年10月研究所规定,凡是新来研究所工作的技术人员,都要学习《铁道概论》等基本业务知识,各研究组、室的科技人员必须掌握铁路业务知识,这是铁道研究所对全体科技工作人员的一向基本要求。
哪怕陈卫东之前学了,研究所也会发下书本,要求学习。
陈卫东也担心将来考试,基础不牢固,就认真开始看起来。
按照陈卫东在学校的记忆,铁路概论重点一般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上,一般铁路人都叫《技规》。
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一级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除了《技规》还有《行规》(《行车组织规则》),《站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将铁路概论复习一遍,陈卫东就开始和平型蒸汽机车数据的收集。
下班时候,黄主任走过来:“大学生,怎么样?”
陈卫东:“黄主任,还有一些数据,需要在它行驶中,我亲自去测量计算。”
现在的问题是陈卫东理论很充足,想法也有,问题也有,但是他缺少时间,没有实践的设计改进,相当于纸上谈兵。
“这样,回头我帮你去办个添乘手续,不过得周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