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四合院:从铁路技工开始进步 > 第24章 瞒着兄弟偷偷立个功

第24章 瞒着兄弟偷偷立个功

第24章 瞒着兄弟偷偷立个功 (第2/2页)

三个人借着嬉笑打闹的功夫,成功将张五福的工作装给变成了油包。
  
  张五福:“好啊,你们都冲着我来的,这不欺负人吗?”
  
  李荣兆:“老四,你就认命吧,好兄弟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张五福:“那将你们的纺织姑娘和红衣姑娘介绍给我?”
  
  陈卫东和李荣兆异口同声:“那不成!”
  
  “哈哈哈....”
  
  几个人说笑之间,脱光了衣裳,进了洗浴室,这会儿的洗浴室,还是池子的,没有淋雨,陈卫东看着池子里泡着的一条条赤裸裸的,有点别扭。
  
  在后世,大家伙都是淋浴了,在学校,基本都是分着洗漱,到这里,还得大盆淋雨,看来,得研究一下,弄点淋雨装置。
  
  前生今世,陈卫东都是动手能力强的理工男,小小淋雨装置不在话下。
  
  “我说,行啊,老六,表面上看你白白净净的,实际上,很驴啊。”
  
  李荣兆一句话,将周一循和张五福的目光吸引过来。
  
  四个人拽着兄弟们一阵比较。
  
  “靠!驴老六!”
  
  “再也不要跟老六一起洗澡了!”
  
  三个人背对过去,陈卫东无语:“这不能怪我啊,老天爷赏饭吃不是。”
  
  虽然夏天,但是这个年代,泡澡的机会可不多,一般穷困人家哪里舍得花钱去洗澡,都是家里擦擦就算了。
  
  所以,陈卫东四君子一直泡的全身红的跟大龙虾一样,身体没劲儿了,手指肚儿都抽吧了,才依依不舍的爬出来。
  
  洗漱完成,原先的黑油包变成了俊秀大学生。
  
  陈卫东回到宿舍,换上新的工装,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他干脆趴在桌子上,给家里写了一封信。
  
  告诉陈老根他现在已经安顿下来,户口和粮食关系,档案也都转入了四九城铁路局。
  
  要是家里四九城户口解决不了,趁着现在,可以用他的工作岗位,走亲友投靠的政策。
  
  给家里写完了回信,陈卫东又给三合屯的田招娣回了一封信,信中他详细写了,没能吃上饺子,很遗憾。
  
  并且告诉田招娣,下次一定。
  
  同时也鼓励田招娣要好好学认字,好好学纺织,还将李荣兆的那位纺织妹子的故事鼓励田招娣。
  
  最后信的末尾,陈卫东将他现在新的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告诉田招娣。
  
  信中他还问了关于卫东学校的情况,毕竟,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学校,那感情,就像是对自己儿子一样。
  
  “老六,走了,去餐厅集体舞会,专门欢迎我们大学生的,今晚上打饭,我们都不用饭票。”
  
  “那得多吃点!”
  
  陈卫东的粮食关系转入了四九城铁路局,在上大学的时候,陈卫东每月按照大学生的定量是二十六斤。
  
  毕业之后,在丰台机务段,就要按照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二十九斤。
  
  这个量,对陈卫东来说,根本吃不饱。
  
  也幸好,因为他工作在检修车间,属于重体力劳动者,由丰台机务段负责补贴六斤粮票,合起来就是三十五斤。
  
  再加上铁道部偶尔开个小灶,可以节省一部分粮票,也能少买点议价粮。
  
  也不怪陈卫东这么精打细算,他原本有一百八十四块五毛,加上月初百分之四十五的工资,二十四块七毛五,还有陈老太太偷偷塞给他十块钱,一共二百一十九块二毛五。
  
  买饭票用去了十块二毛五,买两张邮票,花了一毛三。
  
  算下来,还剩下二百零八块八毛七。
  
  住房机务段提供,但是需要缴纳水电费。
  
  屋子里没炉子,他还需要在冬天之前弄一个炉子,再就是他需要买钢笔,专业书本,设计图也是不小的花销。
  
  二百多块钱,在这年代,按说不少,但对陈卫东来说,远远不够。
  
  现在是五七年,马上就是困难时期,他总得提前囤点粮食,以防万一,他单位吃喝问题不大,但是老陈家农村大家口,老的老,小的小,都拿着陈卫东当宝贝疙瘩。
  
  陈卫东不可能不为他们打算,要是将来结婚,还得准备三转一响....
  
  陈卫东和李荣兆四个人一起走到了餐厅,四百多平米的餐厅,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工人。
  
  除了走班的,值班的,几乎所有铁路工人都过来了,他们也想要见见,大学生。
  
  要知道,这年代的大学生,和新国家的熊猫差不多,珍贵,稀少。
  
  餐厅四周,都张灯结彩,窗户上打扫的干干净净,贴上了各种彩纸和小红旗。
  
  墙上拉着好几条条幅:有“满载超轴五百公里”,“发扬三勤: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增产节约....”
  
  餐厅上面已经站了十六个大学生,加上陈卫东四个人,正好二十个。
  
  丰台机务段牛段长身穿半旧军装:“让我们欢迎新国家大学生,到我们机务段,学习工作。”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牛段长:“我简单讲两点,我们这一批大学生,非常优秀,他们都是来自四九城铁道学院,沪城交通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的高材生。
  
  他们的理论基础相当扎实,大家要清楚,理论学不好,技术很难走远,我们新国家现在为什么很多好东西都不能自己造?
  
  就是因为我们懂理论的技术人员太少....
  
  我要讲的第二点,就是广播表彰一位同志.....”
  
  没等众人回应过来,广播中传出悦耳的声音:
  
  “根据铁道部《创造发明、技术改善及合理化建议奖励条例》,凡是改进运输生产,改善机械构造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提高设备,材料,人力的使用效能者,均予以奖励。
  
  第一天入职的四九城铁道学院陈卫东同志,在检修车间,研究出闸瓦提手,让原本两小时只能运送八块的闸瓦,从此一小时就能运送十六块。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蒸汽机车的检修效率,特对陈卫东同志提出表扬,并奖励搪瓷茶缸一个。
  
  陈卫东同志认真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名望值+88,名望值+67,名望值+56......”
  
  李荣兆:“好啊,老六,说好了大家伙一起实习,一起学习,你偷偷立功,都不告诉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