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轻视 (第2/2页)
“好。”梁雯点头,对阿冬吩咐,“准备一间询问室。”她又看向郭sir,“郭sir,你经验丰富,也一起听听吧。”
郭sir不置可否地耸耸肩,端着保温杯跟了上来。
询问室内,气氛有些凝重。
路瑶瑶、陈伯、梁雯、郭sir以及负责记录的阿冬围桌而坐。阿力则被要求在外面等候。
“现在,路小姐,你可以说了。”梁雯打开笔录本,做出倾听的姿态,“关于十年前的小雅案,你的线索是什么?”
路瑶瑶没有立刻提及她看到的任何超自然画面。她知道,那只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必须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用最符合逻辑的方式陈述给其他人听。
她闭上了眼,深呼吸了三次,回想来的路上陈伯给她补充了很多信息,她理了理才睁开眼:
“梁督察,郭sir,我听陈伯提过一些细节。我知道,当年重案组调查方向很多,比如流窜作案、熟人作案、甚至重点调查过小雅的家人,但最终都因证据不足而搁浅。”
梁雯微微颔首,这确实是当年案情的概况。
路瑶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具引导性:“但我想请各位跳出固有的调查框架,纯粹从死者小雅的角度,来还原一下案发当日的情景。”
“小雅,一个成绩优秀、性格内向腼腆的女学生。案发当天放学,她像往常一样离开学校。她为什么会出现在那条偏僻的、并非回家主路的巷子?”
郭sir有些不耐烦:“当时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最后发现可能是抄近路,可能……”
“可能她是被一个她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信任的人,以某种合理的理由,引到那里的。”路瑶瑶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力,“一个内向的女学生,会对陌生环境保持警惕,但如果叫住她的是亲戚,是熟人呢?”
梁雯的笔尖顿住了,她抬起头,看向路瑶瑶。
路瑶瑶继续推进,语速加快:“我们假设,凶手就是熟人。他利用了这份信任,将小雅引至僻静处。他的初始动机可能并非杀人,而是……猥亵,或者别的侵犯行为。”她刻意避免说出具体细节,以免显得太过奇怪。
“但在实施过程中,小雅激烈反抗了。一个平时腼腆的女孩,在遭遇极度恐惧和侵犯时,爆发的挣扎力量可能超乎想象。这激怒了凶手,让他瞬间失去了理智。”
说到这里,路瑶瑶的目光扫过梁雯和郭SIR:“请回想一下当年的尸检报告。小雅身上的伤痕,除了致命击打,是否有挣扎造成的淤青?这些痕迹是不是更像是在近距离搏斗中形成的?”
梁雯的眉头紧紧蹙起,她迅速在脑中调取尘封的记忆。当年的尸检报告除了头部的致命伤,女孩手臂、手腕有一些防御性的淤伤。
路瑶瑶捕捉到她神色的细微变化,知道自己的方向对了。她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关键的一点:
“还有凶器。报告显示是钝器重击,类似扳手、铁棍之类的工具。请问,一个预谋流窜作案的凶手,会选择随身携带如此显眼、笨重,并且极具个人职业特征的凶器吗?还是说,一个在附近工作、工具随手可得的熟人,更符合这个凶器的特征?”
郭sir端着保温杯的手停在了半空,脸上的不屑收敛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