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会议室的逆袭 (第2/2页)
“十年前”
他缓缓开口,声音比刚才低沉了一些,少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冷硬
“我祖父用他几乎全部的积蓄,在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租了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旧平房,开始了第一笔投资。那时候,没有这么漂亮的PPT,也没有所谓的企业愿景和价值观。”
他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在谢望雪脸上,那双深邃的眼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
“他靠的,是一双相信事在人为的眼睛,和一份值得托付的信誉。这就是沧澜最开始,也是最核心的故事。”
谢望雪的心轻轻一动。她清晰地捕捉到了他话语里那一丝极少流露的、带着温度的真挚。
这和她预想的完全不同。
“值得托付……”
她轻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骤然亮了起来,像被点燃的火种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她立刻打开自己带来的土布包,拿出那本边缘已有些磨损的牛皮纸相册,迅速翻到爷爷画的《扎染起源》甲马画,将相册推到会议桌的中央。
“沈先生,您看。我们白族的扎染,起源也是一个关于信任和托付的故事。”
她指着画上那个发现板蓝根的少女阿白
“阿白发现了板蓝根可以染布,她把这个秘密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了族人,族人信任她,跟着她学习,这才有了代代相传的技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托付。”
她又快速翻到记录浸染工序的那一页
“您再看这浸染,一块白布要反复浸入染缸七八次,每一次,都是在托付。托付给时间,托付给微生物自然发酵的力量,其中的过程急不得,也强求不来。
就像您祖父当年,把资金、把希望托付给看好的项目和团队,需要的也是时间和信任的沉淀。”
她用甲马画质朴而充满生命力的语言,将沧澜资本看似冰冷的商业核心理念,与她最熟悉的、充满温度和时间的扎染世界,巧妙地连接了起来。
这不是生硬的嫁接,而是基于对托付和信任这一共同内核的深刻理解。
会议室里异常安静,只有谢望雪清亮而带着些许激动的声音,以及偶尔翻动厚重相册纸页的沙沙声。
许清墨在一旁听得入了神,连周彦辰一贯严肃的脸上也掠过一丝惊讶。
沈沧澜的目光始终聚焦在那些线条粗犷、色彩浓烈、讲述着古老故事的甲马画上,以及眼前这个试图用最质朴、最本源的方式,去解读家族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的年轻女孩身上。
她的解读或许不够专业,甚至带着天真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却像一柄利剑,意外的、精准的刺中了核心。
“所以”
谢望雪最后总结道,语气变得自信而有力
“如果要用甲马画来表现沧澜资本,我觉得不应该去画这栋宏伟的大楼,或者这些复杂的图表数据。
应该去画……画一双能识人断事的、充满智慧与信任的眼睛。
画一次基于承诺的、有力的握手。
画一棵从小小的种子,在风雨灌溉下,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画的是信任如何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故事。”
直到她说完,屏住呼吸,有些忐忑的看向沈沧澜。
她不知道自己的这番班门弄斧会不会显得可笑,会不会被他认为是不切实际。
这一刻,会议室里沉默了。
沈沧澜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浩瀚的洱海,像是在权衡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
这时,他放在桌上的另一部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显示着一个英文名字和硅谷的区号。
他看了一眼,直接按了静音,对周彦辰说
“回复David,我正在会见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小时后回电给他。”
“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个词让谢望雪的心跳漏了一拍,这不再是对一个手工艺人的俯视,而是近乎平等的商业对话姿态。
周彦辰点头应下,迅速在平板电脑上记录。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看向周彦辰,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周特助,把我们之前定的那份企业视觉形象升级方案,暂时搁置。”
然后,他转向谢望雪,目光里多了些难以言喻的、复杂的东西,有审视,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欣赏。
“谢小姐,你的理解角度,很有意思,这个项目,就按你的思路来推进。周特助会全力配合你,提供你需要的所有背景资料和支持。”
他站起身,向谢望雪伸出手,动作干脆利落
“合作愉快”
谢望雪愣了一下,连忙起身,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
他的手掌干燥、温暖,力道适中,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感。
“合作愉快”
走出沧澜大厦,高原的阳光毫无遮挡的洒下来,有些刺眼。
许清墨兴奋地几乎要跳起来,搂住谢望雪的肩膀
“行啊你!望雪!在那种场合、那种大佬面前,一点都不带怂的!逻辑清晰,气场能有两米八了!我看那个沈大佬,最后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谢望雪回头望了望那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玻璃大厦,心里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她竟然真的,用最传统的甲马画,打动了一个站在资本金字塔顶端的男人。
而此刻,在顶楼那间可以俯瞰洱海全景的办公室里,沈沧澜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那两个逐渐消失在街角的背影,尤其是那个穿着蓝白扎染衣裙、脊背挺得笔直的年轻女孩,对身后的周彦辰吩咐道:
“把苍洱蓝品牌和谢家作坊的资料,纳入集团CSR(企业社会责任)重点考察项目,做一份详细的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
“是,沈总”
周彦辰恭敬应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就恢复原本的专业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