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男二监狱1【长篇】--雷神大洪(151 (第1/2页)
南渭市男子第二监狱位于西陕省白水县,白水县是关中地区比较富裕的一个县,当时省里在白水设置监狱,据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西陕省白水县南郊的黄土塬上,南渭市男子第二监狱如同一座沉默的巨兽盘踞。这座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的监狱,青砖灰瓦的十字形监舍在暮色中泛着冷光,高耸的瞭望塔上铁丝网如蛛网般密布。关于它的选址,民间流传着一段交织着权谋与救赎的故事。
1930年代的白水县,因渭河漕运兴盛而商贾云集,却也成为三省交界的匪患重镇。时任陕西省主席的邵力子巡视至此,听闻一桩奇案:本地富商李守仁为护商道,私设刑堂关押了二十余名悍匪,却在某个雪夜被悉数灭口,仅留下一本染血的账簿。账簿最后一页用朱砂写着"欲安关中,先镇渭水",字迹遒劲如刀。
邵力子亲赴白水查案,却在县衙后院发现一座荒废的义庄。破败的牌位下压着半张泛黄的《河防图》,图中标记着日军在华的秘密军火运输线。原来李守仁早将账簿献给抗日组织,却遭叛徒出卖。当夜,邵力子召集工匠,在义庄原址动工修建监狱,暗中将《河防图》封入地砖。
新监狱落成时,典狱长韩天野立下三条铁律:犯人每日需习字两时辰、唱《满江红》一曲、参与修筑防洪堤。犯人们起初以为这是变相劳役,直到十年后黄河决堤,白水县因新筑堤坝得以保全。人们这才发现,监狱外墙的夯土里掺着防洪黏土,监舍地窖藏着测绘仪器——这座监狱竟是邵力子布下的"活人堤坝"。
1942年冬,日军轰炸白水,韩天野打开监狱大门,放出所有轻刑犯。混战中,典狱长将《河防图》塞给政治犯陈怀瑾,自己引开追兵。次日人们在渭河畔发现韩天野的遗体,手中紧攥着半块刻有"李"字的玉珏——正是当年李守仁贴身之物。而陈怀瑾带着图纸穿越封锁线时,怀中还揣着韩天野狱中教他写的绝笔诗:"莫道囚衣遮肝胆,铁窗亦可作长城。"
如今监狱旧址旁立着块石碑,碑文记载着这段秘辛。每逢清明,总有老人带着孩童在残垣间讲述:当年那些"囚徒"如何在监舍里用炭灰画河图,在放风时丈量地形,最终用镣铐铸就了守护关中的无形长城。月光洒在斑驳的十字监舍上,恍惚间似有琅琅书声传来,与渭水的涛声交织成白水夜曲。
解放后,西陕省政府自然而然就把这里设置成了南渭地区的男子监狱,这是西陕省的第二男子监狱,第一男子监狱位于阳咸市,而第一女子监狱也是唯一的一座女子监狱位于西陕省的鸡宝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