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7章 村民请愿 (第2/2页)
她特意嘱咐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最近县里在推进民生工程,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良性互动值得关注。你们可以客观报道一下,让更多人看到咱们县干部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
负责人立刻明白了苏清颜的意思。
这既是在宣传基层干部的正面形象,也是在通过舆论,给想调走季鸿文的人施加压力。
他当即安排记者,去莲花镇采访村民,还特意找到了王秀莲和王建国,让他们说说季鸿文做的事。
第二天。
清河县融媒体中心的公众号上。
发布了一篇题为《民心所向!莲花镇两百村民联名请愿,留住为民办事的好镇长》的报道。
文中详细讲述了季鸿文在莲花镇推进合作社、核查道路工程、帮助村民维权的事迹。
还附上了请愿书的部分照片和村民采访的视频。
报道一经发出,很快就在县里传开了。
不少干部在朋友圈转发,网友们也纷纷留言。
“这样的好干部就该留在基层!”
“民生项目不能换将,支持季镇长!”
“要是每个乡镇都有季镇长这样办实事的干部多好!这样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为什么要把他调走?”
甚至有其他乡镇的村民留言,希望县里能多派些像季鸿文这样的干部下去。
赵登河看到报道时,正在办公室里跟李望龙商量调走季鸿文的事。
他把报纸重重摔在桌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没想到,季鸿文竟然能让村民联名请愿,还把事情闹到了媒体上,这下想调走他,可就难上加难了。
“赵县长,现在怎么办?”
李望龙看着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
“舆论都偏向季鸿文,苏清颜又公开支持他,这时候再提调人,怕是会被人说咱们打压好干部。”
赵登河攥着拳头,指节泛白,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知道,苏清颜这一步棋走得太高明了。
等于是将了自己一军。
用民心和舆论做盾牌,既护住了季鸿文,又堵死了他的路。
而此时的莲花镇。
季鸿文正在合作社的菜地里,跟村民们一起采摘第一批成熟的番茄。
王秀莲拎着菜篮子,一边摘一边笑着说:“季镇长,昨天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说您是咱们莲花镇的福星,这话一点都不假!”
季鸿文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格外踏实。
他知道,有村民的支持。
赵登河想把他调走,没那么容易。
而他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这些蔬菜尽快的卖出去。
彻底替村民们解决后顾之忧。
夕阳西下时,季鸿文拿出手机,给苏清颜发了条信息。
“感谢苏书记,我会留在莲花镇,把该做的事做好。”
很快,苏清颜回复了一条信息。
“民心不可负,好好干。有我在,没人能随便动你。”
看着这条信息,季鸿文抬头望向县城的方向,眼神里充满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