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开始内卷 (第1/2页)
钟山拿回稿子的第二天,曹宇就已经陪着阿瑟·米勒去了沪上。
不过临走之前,他已经知会过刁光谭,让他临时召开艺委会,讨论一下钟山的新作品。
这大约是最仓促的一场艺委会,就连刁光谭事先都没有准备。
不过听说是钟山的新作品,他隐约感觉已经明白了什么。
今天大约是艺委会开会的最佳时机,在外的演出队伍下午才走,除了曹宇,艺委会全员都在。
一大早,忽然收到通知,艺委会的导演、演员们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行李,再次齐聚在小会客厅内。
俞民本来正在办公室处理堆积下来的院务,结果刚签了几个字,就被叫到了小会客厅。
本来还有些疑惑,可当他看到坐在角落里的钟山,忽然觉得不妙起来。
不会真让他搞出来了吧?
俞民紧张了一秒,转念一想,当年茶馆创作用了多久?自己跟钟山打赌才两个月,就这也能弄出好作品?
肯定不可能。
如此劝慰自己,他定了定神,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眼看人来全了,刁光谭也直奔主题。
“这次临时开会只有一个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钟山同志的新作品,来朱续你帮忙发一下。”
事出突然,这次过会并不像原本开会一样提前发材料,上会只讨论结果,而是从读剧本开始直接一气呵成,颇有一局定乾坤的感觉。
蓝田野接过剧本的时候,有些担忧地看了角落的钟山一眼。
钟山见状,笑眯眯地跟他眨了眨眼睛。
这小子,怎么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难道他的作品还真赶上茶馆了不成?
艺委会的大多数人也都如此,数月来俞民时不时拿出来鞭尸的经历,让大家对这份剧本都充满了好奇。
俞民拿到剧本,略略翻看了一眼目录简介,冷哼一声。
天下第一楼?胡吹大气!失败。
老舍是《茶馆》,你写饭馆?失败
直接沿用《茶馆》的时空变换和三幕结构,却聚焦人物创业史?失败中的失败
看完开篇介绍,俞民心中大为笃定,看来这次打赌是
优势在我。
信手往后翻阅,看第一幕时,俞民原本轻蔑的笑容渐渐凝固消散,态度渐渐认真起来。
等看到第二幕,俞民读着一场场时空变幻的人物对白,已经皱起了眉头。
再到第三幕,眼看着所有的矛盾一起爆发,俞民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纸张,青筋都露出来了。
他不由得想:我苦心经营首都剧院多年,兜住了多少窟窿、麻烦?这卢孟实简直就是我啊!
等他读到最后,当玉雏送上对联匾额,修二爷说出最后一句台词,俞民已经呆住了。
他很清楚,这并不是《茶馆》,但剧中的每一句台词、人物,都在告诉他,这种刻在骨子里的现实主义的味道,简直太像了。
俞民紧锁眉头,缓缓的放下剧本,一抬头,却发现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在看着他。
他忽然觉得头上有点汗湿。
再看看坐在角落里,依旧笑得和善无害的钟山,他忽然想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当初写表扬信的时候不是劝过自己输的不冤嘛,怎么就管不住嘴呢?
此时俞民终于发现,他已经被当初自己的嘲讽逼到了死胡同。
这部《天下第一楼》到底有几分像茶馆?
我应该说三分,五分,还是七分?要不要承认钟山的正确,真的要退出艺委会吗?
艺委会里一片寂静,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他的回应。
就在俞民神情变幻,准备张口的时候,忽然有人先开口了。
“我说两句吧!”
副院长夏春忽然站了起来,收敛好了手里的剧本,他冲着钟山鞠了一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