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也想做一个英雄 (第1/2页)
甘家口的筒子楼里,这天晚上,钟山照例给钟小兰辅导完英语,转头又拿出了稿纸。
今天下午在单位,他抽空把《夕照街》写完了,趁这会儿还没有睡意,干脆重新梳理一遍。
钟小兰原本没在意,以为钟山还在写《黄河大侠》,哪知做了一会儿题,偏头一看,原来自己这哥哥又写了新东西了。
“哥!亲哥!你那个《黄河大侠》呢?”
钟山整理着稿纸,随口说道“写完了呀,都寄走了。”
“啊?”
钟小兰这下坐不住了。
“不是说好了等我英语测试及格就给我看吗?怎么说寄走就寄走了?”
眼看钟小兰一脸的不乐意,钟山挠挠脑袋,干脆把手里的《夕照街》递过去。
“是我忘了,那个回头再说。要不你看这个吧,条件给你降低一些,做10道汉译英全对就行。”
钟小兰经过这段时间的辅导,渐渐摸到了学英语的门路,此时颇有信心。
“那你出题吧!”
钟山抓过稿纸,随手写下一连串英语句子递过去。
钟小兰接过稿纸,深吸了一口气,拿着笔全神贯注地钻研起来。
大约用了半个小时,十道汉译英才终于做完。
她有些不好意思,“有一道我拿不准……”
钟山接过来看了看,基本语义都翻译到了,又给钟小兰讲了讲一些细节,这才把一旁的稿子递了过去。
钟小兰顿时眉开眼笑,翻看起了这部《夕照街》。
如果说《法源寺》是一个情节紧凑,慷慨激昂的英雄特写,那《夕照街》大约就是老燕京胡同的散文诗。
即将拆迁的夕照街是个杂乱的大胡同,这里汇聚了一群人。
主角石头是个待业青年,因为父亲的问题没有平凡成功,没办法去接班,平日里无事可做,在家捣鼓半导体。
胡同里的待业青年自然不止他一个,喝酒挥霍的刘大头、养鸽子的二子,还有对石头有些情意的小娜都是如此。这些人有的混吃等死,有的茫然度日,有的偷鸡摸狗,总之都是没工作闹的。
一次偶然,四合院里的退休职工老郑讲起了当年做老豆腐的经历。就因为卖豆腐,他还挨过批评,说起来都是血泪。
这个经历却让石头记在心里,他找到街道大妈询问政策,听说街道上能帮忙解决店面问题,就又去做老郑的工作,主动帮他写申请。
老郑在街道等人的劝说下,拿出了养老钱,决心开豆腐坊。待业青年们大多加入其中,搞起了大联社,做服务。
只有二子好吃懒做不肯干,自己倒卖鸽子。
小娜的父亲人称万人嫌,尤其嫌贫爱富、爱占便宜。
有一天他通过亲戚接触到了港商,领着港商逛胡同。见识到港商的金钱魅力,就下定主意要把闺女找个香港人嫁了过舒服日子。
而小娜却想着拿港商当跳板,到了香港扎根之后再让心仪的石头跟自己去闯荡,直接被石头骂了一通。
此时二子因为偷卖鸽子被罚投机倒把,改过自新之后也加入进了豆腐坊,在一众青年的努力下,豆腐坊愈发红火。唯独万人嫌不让闺女小娜参与,因为他真勾搭上一个“港商”。
这个港商实际上是个招摇撞骗的待业青年。他跟随广府的表哥倒卖假货,又假借身份四处骗取钱财,还看上了小娜,想要图谋不轨。
小娜不从,哭着找到了石头,石头、二子等人把港商按倒在地,正逼问的时候,港商一句京片子露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