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感谢钟山同志发扬风格 (第1/2页)
一个小时之后,副院长办公室,俞民拉开门,就看到面带微笑的钟山。
他皱起眉头,“你来干什么?”
钟山却是满面春风,上来就握住了俞民的手,使劲抖起来。
“俞院长,我可要好好谢谢您啊!”
俞民被晃得难受,赶忙抽出手来,盯着钟山,一时不明白钟山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干脆转身回到桌前坐下,“坐吧,找我什么事儿?”
钟山也不客气,拉过椅子坐下,就瞅着俞民手里的茶杯不说话。
杯子里是清亮的茶汤,其中茶叶翠绿,状如雀舌,隐约还能闻到一点清雅的香气。
比钟友为常喝的高碎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俞民挑眉,“怎么,想尝尝我这龙井?”
钟山点点头。
哪知俞民冷哼一声,指指墙角,“没门儿!只有开水,爱喝不喝。”
看着俞民的冷脸,钟山也不生气,他咧开嘴,“茶不茶的不重要,反正不如我茶——我是说,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感谢俞民院长您的!”
他笑道,“要不是院长您帮我争取,这一天两块五毛钱的待遇还真不好拿到啊,我是发自……”
“停停停!”
俞民做的就是日常管理,从来都是精打细算,对钱那是格外敏感。
他皱起眉头看着钟山,“你哪来一天两块五毛钱的待遇?谁说的?”
“您呀!”
钟山笑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审批单。
“我刚才去院办都问明白了,他们说让我先找您签字啊!”
俞民把手里的茶杯放下,“你把话说明白!”
“《法源寺》院里决定排演,我现在正研究改剧本呢。”
钟山问道,“外面的剧作家来剧院改稿,不但可以住招待所,还能享受一天一块钱的工作补贴,这个总没错吧?”
前世他就听说过不少大作家进京改稿子,住招待所、领补贴,改稿一下午,爽玩两个月的真实案例——没错于华,说的就是你。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俞民开口驳斥,“那是外邀的剧作家!外、邀!懂吗?”
“是啊,我可不就是外邀的嘛!”
钟山指指自己,理直气壮,“我记得之前开会您可是亲口承认,我是一个临时工,我不是自己人嘛!既然不是自己人,当然就是外人啦!这‘外人’的待遇,总得要跟上吧?”
“嘿!”
俞民万万没想到,当初自己射出去的箭,竟然成了攻击自己的武器。
他伸手抢过钟山手里的审批单,看了起来。
【兹有《法源寺》作者钟山,前来本院参与剧本创作修改事宜,拟按照相关规定安排一应食宿事宜,并在驻院期间予以工作补贴壹元/日,但否请批示。】
这下直接给俞民气笑了。
钟山却掰着手指头给俞民算起了账。
“你看,我这剧本这么长,改起来恐怕麻烦。而且还要配合导演、演员们持续修改,怎么说也得改两个月吧?这就是六十块钱。
“至于食宿标准,我也打听了,大概是一天一块五,不过我可以在家吃住嘛,这钱直接折现也不错。如此一来,两样相加,一天就是两块五,两个月就是150块啊,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我可不得感谢您吗!”
俞民面色铁青,瞪着钟山。
“你少跟我耍贫嘴!你到底想干什么,不妨直说!”
钟山闻言,站起身来,一脸真诚地看着俞民。
“俞院长啊,您看,摆在您面前的无非是两个选择。”
“要么您就继续坚持认定我不是自己人,然后在这个审批单上画个圈、签个字,让我领走这一百五十块钱,我呢也承您的情。
“可您要是不想批这个费用呢,那您就得跟大家说明白,我钟山到底算不算人艺的职工,如果您觉得算呢,这一百五十块钱的费用自然是不能报的,我个人也没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