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哭能当饭吃?去把煤球码齐! (第1/2页)
六十年代,尚处于建国初期,所以各地的治安都不太好。
若是常人倒也罢了,但是司机,可真不好说,一车子货物,不论装的是什么,终归都是值点钱的。
遇到一些红了眼的,保不齐干出点什么事情来。
这个时候,有没有东西傍身,就关系到身家性命了。
虽然这个时期国内还没有全面禁枪,但要想在四九城拿到一张持枪证,其难度不用想都知道。
哪怕是赵卫国,批下这张证,估计都花费了不少的功夫。
“有了证,以后出门能安全点,别回头没死在战场上,反倒是阴沟里出了事。”赵卫国面无表情的开口解释着。
何雨生心下感动:“卫国……”
赵卫国摆了摆手,叹了口气说道:“兄弟,其实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我赵卫国这条命,当年是你从战场上捡回来的。”
“我还是我,赵卫国!哪怕离开了部队,咱们还是战友,还是兄弟!”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嗯,明白了。”
何雨生点了点头。
赵卫国听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拳锤了过来:“明白了就行,以后少他娘在老子面前提领导两个字!不然真别怪兄弟翻脸!”
“我还有事要忙,就不送你回去了。”
“行!”
“对了,别忘了去街道办,你户口还没办呢。”
“知道了。”
何雨生招了招手。
人生能有这样的兄弟,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半个小时后,何雨生到了南锣鼓巷附近,好在这些年过去了,四九城变化并没有想象那么大,所以凭借前身的记忆,他很快找到了大致位置。
先到街道办事处,要想在四九城落脚,首先得落户。
办事处王主任是个穿着蓝色列宁装,一头短发的利落中年女干部,见到赵卫国这个陌生面孔,先是习惯性的审视了一眼。
“你好,这位同志,有什么事吗?”
“我来办落户。”
何雨生言简意赅。
办落户?
这小伙子看着年纪不大,是哪家刚迁来的亲戚吗?
“哪家啊?”
“95号大院。”
“95号?小同志,你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何雨生解释道:“我爹叫何大清……早些年跑了,不过还有俩弟弟妹妹住在这,弟弟叫何雨柱,妹妹叫何雨水。”
“你说的是傻柱他们兄妹俩吧?”
“那不可能,我从来没听过他们有……雨生,你是雨生!”
王主任话至一半,猛地顿住,下一秒,便震惊的呼出声。
何雨生,何家老大,她的脑海中不由浮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形象,那时候见面,还是因为办丧事。
何家娘死的早,三个孩子最大的才十多岁,俩小的哭的跟泪人似的。
唯有何雨生,这个平素就没高声说过话的孩子,母亲咽气的时候,愣是一滴眼泪水没掉,一边端盆倒水一边朝傻柱呵斥。
“哭能当饭吃?去把煤球码齐!”
这孩子,从小就狠!
不光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何家娘走后,何家爹又是个游手好闲的货,那些年的房捐,几乎全是何雨生一人挣的。
白天在前门的“永仁堂”打下手,晚上就去西直门货站扛大包,十三四岁的孩子,二百斤的麻袋,整宿整宿的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