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不服气 (第2/2页)
“英国人的图纸,用的是克虏伯工厂生产的特种耐高压合金钢。”
他一边说,一边用红笔在那个阀门旁边飞快地画着。
“它的热膨胀系数是0.000012。”
“而我们厂里能找到的最好的替代材料,是鞍钢生产的25号高强度铬钼钢。它的热膨胀系数,是0.0000135。”
陈不凡抬起头,目光像两把手术刀,直刺刘鹏飞的眼睛。
“刘工,你告诉我,这万分之零点一五的差距,在高压蒸汽持续冲刷三百个小时之后,会造成多大的金属疲劳应力?”
刘鹏飞的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热膨胀系数?金属疲劳应力?
这些词他听过,但从来没有像陈不凡这样,把它们和一组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数的数据联系在一起,这已经超出了他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范畴!
“我再问你。”
陈不凡的声音冷了下来。
“这个旁路阀门一旦因为金属疲劳产生细微裂缝,高压蒸汽泄露,第一个冲垮的是什么地方?”
他用红笔在图纸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是氨水合成塔的冷却管道。
“氨水泄漏和空气混合,再遇到反应釜内泄露出来的高温氢气……”
陈不凡扔下铅笔,看着周围那一圈已经面无人色的技术员。
他一字一句地,说出了那个最终的,也是唯一的结局。
“整个车间会变成一个炸药桶,在场的所有人,连同半个厂区,都会被炸上天,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找不到。”
死寂,针落可闻的死寂。
所有技术员的脸上都失去了血色,冷汗顺着他们的额角“滴答滴答”地往下掉。
他们看着那张被红笔圈出来的图纸,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张蓝图,而是地狱的入口。
老张的手一哆嗦,手里的计算尺“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刘鹏飞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他嘴唇哆嗦着,脸色白得像一张纸。
他想反驳,想说陈不凡是在危言耸听,但他心里那个最理智的声音在疯狂地尖叫。
陈不凡说的是对的,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建立在冰冷而严谨的科学逻辑之上。
反而是他刘鹏飞,是他们这些所谓的“技术权威”,因为自负和保守,差点亲手把所有人都送上绝路!
“我……我……”
刘鹏飞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一只要被掐死的鸡。他那张老脸,在一瞬间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气神,垮了下来。
“现在我来改。”
陈不凡拿起铅笔,重新俯下身。
“把旁路阀门的口径缩小三毫米,增加一个泄压缓冲装置。”
“管道材质不变,但在接口处增加石棉隔热层,并且把固定螺栓从四个增加到八个,用对角线锁紧法固定。”
“冷却管道外移二十厘米,加装防爆护板……”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技术部里回响,清晰沉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没有看图纸,那些复杂的管道结构,成千上万个数据仿佛都刻在他的脑子里。
陈不凡一边说一边用红笔在图纸上飞快地修改,他的线条流畅而精准,每一个改动都直击要害,简单粗暴,却有效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