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京城的黑市 (第1/2页)
燕京,宣武公园北门(后改名宣武艺园)。
是80年代初,由附近市民自发形成的一个旧货市场。
也就是某些人嘴里说的黑市。
此时这里聚集着大量的票贩子,以及形形色色带着自身目的前来的人群...
不过目前还是以票贩子和古玩贩子为主,也是现如今最见不得光又急需交易场所的两类群体...
后来监管放松了,这里干脆就直接变成了真正的古玩旧货市场。
而此刻天色微暗,宣武公园北门的小马路边,支起了零星的摊子...
摊主多是想拿自家‘宝贝’出来换钱的市民。
有的蹲在墙根儿,身前铺块粗布...
有的则干脆垫着几张旧报纸了事...
摊子上面或摆着几枚古钱、几只瓷碗儿、一块旧手表、一支老钢笔或几罐猪肉罐头。
有的人则干脆背着布包,手插在兜里,眼神警惕又热切地打量来往的路人...
据罗军观察,来这里“淘宝”的人,似乎比摆摊的还多。
亦或者说这些来淘宝的人和摆摊人的身份,本来就是实时互换的...
他们大多穿着中山装、工装裤,脚上搭配一双或黑或蓝的胶鞋,双手推着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车筐里放着准备出手的物件...
若是遇到红袖箍的临检,也可以双脚一蹬,装作没事儿人一般快速逃离现场...
人们凑在摊位前,脑袋挤在一起,声音压得很低...
“这表走得准不?”
“这蒜头瓶儿能再便宜点不?”
讨价还价声像蚊子嗡嗡,没人敢大声吆喝,生怕引来管理人员。
偶尔有“懂行”的人蹲下来,手指轻轻戳戳地摊上的旧瓷器,眯着眼琢磨半天,再跟摊主咬耳朵谈价。
也有刚入行的新手,东瞅瞅西看看,紧张的攥着手里的挎包。
想在黑市中淘个便宜又实用的物件儿。
除此之外,路边还散落着几个卖吃食的小摊,香味混着尘土味,犹如一幅带着烟火气的‘早市浮世绘’。
藏着这个年代人们对稀缺商品的渴望,也构成了这个时代老燕京独有的特殊回忆。
罗军身临其境,也颇有一番感触,那种感觉与后世来燕京走马观花的旅游截然不同...
“呵呵,看来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也可以过得蛮有意思的嘛!”
罗军这边的游京惬意无比,可不远处第一次进入黑市的李满仓却是整个人手足无措...
他此时面对一个身着灰色干部服、面容十分严肃的男人同他讲价,感觉双腿都有些不太听自己使唤了...
若不是东西不是他自己的,背后的小老乡早就定死了价格。
怕是这会儿,他早已碍于对方的威势,将粮票卖给对方了...
“不是老乡,我多句嘴您别在意啊。
我看您不像是能一下拿出这么多全国粮票的主。
而且瞧您这有点面生,您这粮票不是好道儿来的吧?”
干部服男人说完话后,就一脸玩味的盯着面前满头冷汗的李满仓。
别看他嘴里客气,一口一个您的称呼着,但那都是他习惯的口头语。
可话语里却没半点尊重的意思,满是看待猎物的神情...
而此刻的李满仓也是满头的冷汗...
他一边想要照着小老乡说的去做,一方面又怕惹怒了面前的男人。
怕对方真是啥有来头的大干部,一句话就把粮票给没收了...
开玩笑,这可是几千斤的粮票啊,要真是没收了,就是把他卖了也还不起...
原本来的时候,他只觉得就是卖个东西而已,能有多难?
可真到卖的时候,他才发现,这里的人和他平时接触的人完全不同。
一个个的都十分精明,嘴巴也跟淬了毒一样,似乎一眼就能看穿他的底细,让他只想尽快的逃离这里...
“讷..讷..讷不卖咧,你把粮票还给讷,讷不卖咧!”
满仓大叔说着话,就要伸手去夺回粮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