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申请军转民 (第1/2页)
林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现在他需要需要为红星厂,为研究所找钱。
科研是向来是高投入高回报。
而在林默这里,更是如此。
只要有投入,那就可以见到高额的回报。
“资金问题……问题不大,但是要仔细确认方向。”林默坐在办公桌前,铺开一张白纸,喃喃自语。
依靠上级拨款和订单回款,在目前经济整体困难的背景下,显然已经变得不可靠了。
赵主任带来的消息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拖欠可能会成为常态。必须主动开源,实现自我造血。
他的思绪飞速旋转。
一个关键词浮现出来:军转民。
也就是几个月前前进机械厂所碰到的局面。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林默可以从容布局。
那些后来广为人知的例子,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军工雪糕?某个航空发动机厂利用涡轮叶片搅拌技术和无菌车间,生产出了品质极佳的雪糕,风靡一时。”
“但这技术含量和利润空间,对红星厂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而且季节性太强。
“长虹电视机?”
“生产厂商长虹机器厂原本是重要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凭借其在电子、雷达方面的技术积累,转型生产电视机,迅速成为家电行业的巨头,积累了巨额资金,反哺了军工研发!”
“电视机……”林默的笔在纸上重重写下这三个字。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后续还可以进军其他电子产品,进一步回笼资金。”
对于他这个拥有超越时代眼光的人来说,这个时代所谓的“先进”电视机技术,简直简单得如同小学生作业。
显像管原理、电路设计、信号接收……这些对他来说毫无秘密可言。
而当前,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售价高达数百元,几乎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利润空间巨大!市场需求更是处于井喷的前夜!
红星厂有什么?
有熟练的装配工人,有基本的机加工能力,还有林默这个“人形技术库”!
如果能够快速推出质量可靠、价格有竞争力的电视机,绝对能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宝贵的现金流!
他在“电视机”下面画了一条线,写上“优势:技术降维打击,利润高,市场需求旺”。
但随即,他又在旁边打了一个问号,写下“难点:
需要向上级申请‘军转民’生产许可,需要建立民用销售渠道,可能分散研发精力”。
这是一个方向,但林默的思维并没有停留于此。
他的笔在纸上缓缓移动,写下了另一个词:外贸。
不是普通的民用商品外贸,而是军工外贸!
前世关于那段“兔子急了什么都卖”的坊间传闻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前世国家在外汇极度稀缺、军工企业嗷嗷待哺的年代,一些性能不错、价格实惠的国产武器,确实通过各种渠道走向了国际市场,换回了宝贵的外汇,挽救了不少军工企业。
比如后来闻名遐迩的“蚕”式导弹、各种型号的坦克、火炮,甚至一些轻武器。
但是,红星厂现在有什么可以卖的?
除了63改以外,只剩下“红箭-1”火箭筒!
只有区区的两款产品。
就算是想走外贸也没有办法大量的获取订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