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这……什么破厂! (第2/2页)
要不是校领导就在旁边,可能在座的学生们都会怀疑这是哪个骗子单位了。
不过,林默没有在意这些,他继续介绍招聘需求,和之前在校长会议室说的大同小异,重点强调了电子信息、化工(含能材料)、机械等专业方向。
然后,他抛出了最关键的信息:
“由于我们研究所承担任务的特殊性和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本次招聘不直接按成绩分配,我们将采取自愿报名、统一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
“还要考试?”台下又是一阵嘀咕。
本以为“双选”就是聊聊天,看看简历,没想到这么正式,这么麻烦。
“笔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则侧重于综合素养。”
林默解释道:“我们寻找的,不仅是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更是有潜力、有担当、愿意为国防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同行者!”
他的话音落下,礼堂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后是更大的议论声。
“搞什么啊?一个偏远地区的厂子,还要笔试面试?摆这么大谱?”
“就是,还以为是什么好单位呢,白高兴一场。”
“宁北…听都没听过,那么远的地方,去了还能回来吗?”
“算了算了,我还是等分配吧,说不定能留京呢。”
“走了走了,没意思。”
一时间,礼堂里响起了一片座椅翻动的声音。
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不错或希望留在大城市的,听到单位地点偏远且流程非常繁琐后,顿时失去兴趣,纷纷起身离开。
不到一会儿,原本坐了七八成满的礼堂,空了一小半。
王海也犹豫了,他拉了拉李卫国的袖子:
“卫国,我看算了吧?宁北那地方,鸟不拉屎的,还得考试,多麻烦。等我爸托托关系,说不定能给我弄进北京哪个研究所呢。”
张建兵也打起了退堂鼓:“是啊,听着就不太靠谱,万一考不上,还耽误了等分配。”
但李卫国却盯着讲台上的林默,眼神闪烁。
他对地点不太敏感,但林默说的“新型单兵武器”、“正团级建制”,尤其是林默本人毕业一年就达到的高度,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一个偏远厂子,能一年内搞出这么大动静?这个学长不简单。我想去考考看,就当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怎么样了。”
赵志刚更是热血上涌:“我觉得挺好!越是偏远,越是需要我们去建设!学长能一年干到正团,说明那里有真本事就能出头!比在大机关里论资排辈强!我去!”
最终,王海和张建兵选择了离开,回宿舍继续等待那缥缈的“好分配”。
而李卫国和赵志刚,以及礼堂里剩下的大约一百五六十名同学,决定留下来,参加接下来的笔试。
他们中有的和李卫国一样,是被学长林默的传奇经历所吸引,有的像赵志刚一样,怀抱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但是更多的是抱着“多一个机会,试试看也无妨”的心态。
工作人员迅速分发试卷。
笔试题目由林默和秦老亲自拟定,不仅考察基础理论,而且有很多结合实际应用的分析题。
考场里静悄悄的,安静的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留下的学生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认真答题。
而林默和秦老,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他们知道真正能耐住寂寞、并且具备真才实学的人才,就在这群坚持下来的年轻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