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请求合并 (第1/2页)
时间飞快流逝,两个月转瞬即过。
南方的战局,随着我方逐渐掌握主动权,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手段的综合运用,开始趋于稳定。
大规模的进攻作战逐渐减少,战线相对固定下来,上面的战略基调也随之调整,从紧急作战状态转向轮战锻炼部队、巩固既有成果的阶段。
这意味着,前线对“红箭-1”这种一次性消耗品的紧急需求高峰暂时过去了。
红星厂的生产任务,第二批一万具的紧急订单已经按时交付,虽然还有后续加订,但不再像之前那样如同救火般急迫,开始逐渐趋于稳定和有序,全厂职工也终于能稍稍喘一口气。
就在这节奏稍缓的时刻,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敲响了林默办公室的门。
来人是前进机械厂的厂长徐伟平,他轻车熟路地来到林默的办公室,脸上带着比以往更热络几分的笑容。
前进厂和红星厂是多年的兄弟单位,即便在红星厂最困难的时候,两厂也没断了联系。
尤其是在“红箭-1”项目上马之前,相当一部分63式自动步枪改进型的生产订单,就是由前进机械厂协作完成的,双方在生产管理和质量把控上早有默契。
“林厂长,忙着呢?”徐伟平笑呵呵地敲门进来,“哟,何厂也在啊。”
“徐厂长,快请坐。”林默笑着起身相迎,何建设也点头打招呼。
“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徐伟平坐下,环顾了一下办公室,虽然陈设依旧简单,但那种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是掩不住的:
“你们红星厂现在是真不得了!这生产热火朝天的架势,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红箭-1’的大名,现在可是如雷贯耳,连我们厂里的老师傅们都在议论,说你们给咱们这片地方的军工厂争了大光了!”
“徐厂长过奖了,都是任务逼出来的。”
林默谦虚道,给他倒了杯水,“你们前进厂最近怎么样?63改的部件生产还顺利吧?”
“顺利!当然顺利!”徐伟平接过水杯,脸上的笑容真诚了些,“托你们的福,这批协作订单可是让我们厂缓了一大口气,工人们也有活干,有钱拿,心里踏实多了。
“说起来,真是要感谢你们红星厂,尤其是林厂长,何厂长,有了好活儿没忘了老兄弟。”
这是实话。在军工系统内,订单就是生命线,红星厂在崛起后,依旧将部分63改的生产任务交给前进厂,这本身就是一种照顾和信任。
“互相支持嘛,前进厂老师傅多,手艺扎实,交过来的部件质量从来没出过问题,我们也放心。”何建设在一旁接话道,这话说得徐伟平心里很舒坦。
寒暄了几句后,徐伟平放下水杯,神色稍微正式了一些,语气中带着感慨:
“说真的,林厂长,何厂,我是真佩服你们!不光是把厂子盘活了,更是搞出了‘红箭-1’这样厉害的家伙什,拿到了集体三等功!这是咱们做梦都想不到的荣誉和发展啊。”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林默,带着几分羡慕,还有几分下定决心的意味:“看着你们红星厂如今的红火景象,再看看我们前进厂……”
“虽说眼下靠着63改的协作订单,还能维持,但说到底,还是给人做配套,吃的是别人嘴里漏下来的饭食。”
“厂子里设备老旧了,技术更新慢,年轻人都留不住,老师傅们一身本事,却总觉着有力没处使,看不到太大的奔头。”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更推心置腹:
“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琢磨了很久,咱们两个厂,本来就是兄弟单位,一直有合作基础,知根知底。”
“现在红星厂势头这么猛,技术、订单、名气都不缺,眼看就是要一飞冲天的架势。而我们前进厂,别的没有,就是还有一批踏实肯干的老工人、老师傅,还有现成的厂房和一部分还能用的设备底子。”
徐伟平顿了顿,仔细观察着林默和何建设的反应,终于说出了思考已久的想法:“林厂长,你看……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咱们两家厂,能不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是说简单的协作订单了,而是……真正变成一家人?比如说,我们前进厂,干脆就并到你们红星厂旗下?”
他连忙又补充道:“我不是说我们厂不行了要来拖后腿、占便宜。”
“我的想法是,合并之后,我们前进厂的资源和人力,可以更好地融入你们红星厂的体系。”
“你们不是产能紧张吗?我们可以分担更多的生产任务,不仅是63改,将来‘红箭-1’或者其他新项目的非核心部件,甚至整弹总装,都可以逐步转移过来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