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你打报告,我批条子! (第1/2页)
大年初四,早上七点半。
厂门口,与往日不同的是,以林默为首,副厂长何建设等所有厂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场,整齐地站成一排,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林默手里还拿着一个厚厚的、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
这阵势让陆续前来上班的工人们既惊讶又好奇。
“哟?厂长书记们咋都站门口了?”
“这是有啥大事?欢迎谁呢?”
“瞅见林厂长手里那大信封没?装的啥?”
就在工人们窃窃私语、准备像往常一样快步走进厂门时,林默笑着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过年好!欢迎大家回来上班!”
他扬了扬手里的信封:“过去的一年,大家辛苦了!尤其是去年年底,为了完成军部任务,大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厂里决定,今天开工,给每一位来上班的同志,发一个开门红包!讨个好彩头!”
“祝愿咱们红星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再创辉煌!”
说着,他从信封里抽出一沓崭新的一元钞元人民币,用一根红纸带细心地捆着。
“来,王师傅!新年好!辛苦了!”
“李大姐,新年好!拿着!”
“小四川,新年好!今年继续努力!”
........
林默亲自将一个个红包塞到每一位目瞪口呆的工人手里,马为国、何建设等人也在一旁帮着发,嘴里说着吉祥话。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工人们完全懵了!
发红包?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以前过年能发点粮油副食券就算厂领导大方了,直接发现金红包?还是五块钱?这相当于他们好几天的工资了!
短暂的错愕之后,是巨大的惊喜和沸腾的欢呼!
“谢谢厂长!谢谢领导!”
“哎呀!还有红包拿!这…这真是…”
“五块钱呐!能给孩子买件新衣裳了!”
“昨晚孩子闹腾过年饺子没吃够,这下又能包点,下班去买两块肉。”
工人们捏着那崭新的五块钱,脸上笑开了花,激动得不知所措,进厂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而有力。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后面来的工人听说有红包,更是跑着过来的,厂门口一时间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
马为国一边发着红包,一边凑到何建设耳边,看着被工人们围在中间、笑容温和的林默,低声感慨:
“老何,瞅见没?小林厂长这手段…高啊!我是真服了!不光技术厉害,搞管理、收拢人心,也是一套一套的!这发红包的法子,我这个大老粗打死也想不出来!”
“这五块钱花得值!太值了!你看大家这干劲!”
何建设也深有同感地点头,推了推眼镜:“是啊,花小钱办大事,这下工人们的心气更足了。这叫…这叫激励机制。看来厂长看的那些外国管理书,没白看。”他语气里充满了佩服。
所有工人都领到了红包,带着满满干劲奔赴岗位。
很快,厂区里所有的机器都发出轰鸣声,红星厂恢复全面生产。
林默将领导班子召集到办公室,快速部署工作。
“何厂长,王师傅,”林默看向何建设和八级钳工王铁柱,“你们两位,带上我们整理好的工艺文件、检验标准和几个熟练的技术员,今天就去前进机械厂!任务很重,要帮助他们快速熟悉我们的生产流程和质量要求,尽快让他们的生产线动起来!”
“我们的订单任务很重。”
“明白,厂长!”何建设和王铁柱齐声应道。
林默又拿出一个厚厚的、密封好的信封,递给何建设:“这里面,是厂里财务提前支取出来的现金,是垫付给前进厂全体员工的第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你亲自交给徐伟平厂长。”
何建设接过那沉甸甸的信封,心中一震。
他立刻明白了林默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诚意,是在联合生产协议刚刚达成、甚至还没产出任何产品的时候,就送去的最实在的支持!
“厂长,您放心!我一定亲手交到徐厂长手里,并把您的意思带到!”何建设郑重保证。
“好!你们现在就出发!”
何建设和王铁柱带着人和钱,立刻动身前往前进机械厂。
…
正如林默所预料,当何建设将那装着全厂工资的信封交到徐伟平手中,并说明这是林厂长安排提前支付、用于稳定人心、让大家安心投入生产的“定心丸”时,徐伟平这位干了几十年的老厂长,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握着信封的手都在微微颤抖:“林厂长…这…这真是太…太感谢了!”
徐伟平的声音哽咽了,“这不仅是雪中送炭,这是…这是把我们前进厂的人当自己人啊!请你一定转告林厂长,我们前进厂上下,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任务完成好!绝不给他丢脸!”
这份意想不到的心意,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消除了两家工厂之间最隔阂与疑虑。
…
送走何建设他们,林默没有停歇,他让张救援去请一位特殊的工人——锻工车间的刘金山师傅。
不一会儿,张救援领着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脸上带着些拘谨和困惑的老师傅走了进来。他就是刘金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手上满是老茧和烫伤的痕迹,一看就是常年在一线劳作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