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离谱的价格 (第1/2页)
年初三,清晨。
几辆吉普车和一辆老旧的上海牌轿车先后驶入厂区,打破了厂内的平静。
市工业局王局长、市国防工办赵主任的车几乎同时到达,更引人注目的是后面跟着的两辆挂着前进机械厂牌子的卡车和一辆面包车。
前进厂厂长徐伟平带着他的整个领导班子,以及主要科室和车间的负责人,足足十几号人,浩浩荡荡地来了。
如此阵仗,引得红星厂的安人员纷纷侧目,都在嘀咕着是不是厂里又来什么大领导了。
厂部会议室被紧急布置了一下,搬来了些椅子,茶杯也准备得满满当当,红星厂这边,林默、马为国、何建设、张救援等核心班子成员悉数到场,早早就在会议室等候。
九点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王局长和赵主任率先走了进来,面带笑容地和林默等人握手寒暄,紧接着,前进机械厂的一行人鱼贯而入。
林默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为首的那人身上。
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中等,略微发福,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熨烫得却十分平整的深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两鬓已染上明显的霜白。
这人就是前进机械厂的厂长徐伟平,通过早上和何建设的聊天中,林默知道一些他的情况。
徐伟平是技术工人出身,从车间主任一步步干到厂长,在前进厂耕耘了近三十年,经历过厂子最辉煌的年代,也眼睁睁看着它一步步滑向深渊?
是个务实又保守的干部,缺乏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但是对工厂和工人有着极深的感情。
就在林默打量徐伟平的同时,徐伟平的目光也牢牢锁定在了林默身上。
当看到那位在电话里被王局长和赵主任交口称赞、想出“联合生产”点子的林厂长,竟然如此年轻时,徐伟平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置信。
他早就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过,知道红星厂起死回生全靠这位新来的年轻大学生厂长,知道他有技术、有魄力,还被军方特别授予了军衔。
但听说和亲眼见到是两回事,眼前这个年轻人。
看上去比自己厂里很多技术员还要年轻,言语谈吐虽沉稳,但那份年轻带来的朝气是无法掩盖的。
就是他,一手将红星厂从泥潭里拉出。
徐伟平心中五味杂陈,有惊叹,有怀疑,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他勉强压下心绪,脸上挤出公式化的笑容,主动向林默伸出手。
“林厂长,久仰大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年轻有为啊!”徐伟平的声音带着些沙哑。
“徐厂长,您过奖了,欢迎欢迎!各位前进厂的同志,欢迎来到红星厂!”林默不卑不亢地与他握手,态度谦和却自信。
双方人员各自落座,会议室里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何建设和前进厂那边一位副厂长王波,互相介绍着两边的人员,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寒暄过后,市工业局王局长清了清嗓子,作为级别最高的领导,主持开场:
“好了,同志们,人都到齐了。今天是大年初三,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为了宁北市两家重要机械厂未来的发展大计。”
“情况呢,之前电话里也都沟通得差不多了,前进厂目前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而红星厂呢,肩负着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产能压力很大。林默同志提出了一个‘联合生产’的创新思路,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初步认可。”
“今天呢,就是希望两家厂子能够开诚布公,好好谈谈,争取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尽快把生产搞上去,把厂子盘活!下面,就请红星厂的林默同志,先具体介绍一下他们的想法和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