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联合生产 (第1/2页)
“林厂长,老何,你们坐一下,稍等片刻。”
赵主任对林默和何建设示意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开始摇动电话的摇柄。这一次,他直接要通了省国防工办领导的专线。
电话接通需要转接几次,等待的片刻,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寒风的呼啸和心脏咚咚的跳动声。
何建设紧张地搓着手,林默则面色平静。
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沉稳而略显年轻的男声:“喂,我是刘向前。”
“刘主任!新年好!打扰您休息了!我是宁北市工办的小赵,赵建国啊!”赵主任的语气立刻变得恭敬而略带急切。
“哦,建国同志啊,新年好。怎么,春节期间有什么紧急情况?”省工办的刘向前主任语气平和,但带着一丝询问。
这位刘主任赵建国知道,是半年前从中央空降下来的领导,也是系统内有名的少壮派,年纪轻,有魄力,敢于尝试新事物,但也非常注重原则和程序。
“刘主任,确实有件紧要事,需要向您请示汇报!”
赵主任稳了稳心神,尽量清晰地将林默的提议,由红星厂整合前进机械厂资源,成立联合生产体以应对军部订单的想法,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一遍。
他重点强调了军部订单的需求、红星厂产能已达极限、前进厂资源闲置、以及快速形成新产能的迫切性。
说完后,赵主任小心翼翼地补充道:
“刘主任,这个想法有点大胆,主要是事急从权。我们就是想请示一下省办领导,这样的联合生产模式,在政策上、原则上,是否可行?有没有什么障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赵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林默和何建设也屏息凝神。
几秒钟后,刘向前主任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果断:“建国同志,你们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嘛!”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原则?原则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事求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最大的实际是什么?是军部急需装备!是军队的战斗力!只要不违反国家大的政策方针,有利于保障生产,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我看就可以搞嘛!”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显得更有力:“军转民是大方向,但转不过去的,暂时遇到困难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死掉!”
“现在有军品任务拉它一把,让它重新运转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本身就是对经济建设最大的贡献!“
“至于具体形式是叫兼并、托管还是联合指挥部,我看可以灵活处理,只要能把事情办成就行!你们市工办可以先摸索,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报省办备案。”
刘主任的表态清晰而有力,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官僚气。
赵建国大喜过望,连忙对着话筒保证:
“是!是!刘主任!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一定尽快落实,拿出详细方案,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好!大胆去干!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省办报告!”刘向前主任又鼓励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赵建国长舒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笑容,用力一挥拳:“太好了!刘主任支持!原则没问题!让我们大胆干!”
林默和何建设也相视一笑,松了口气,最大的政策障碍消除了。
“事不宜迟!”赵建国立刻又拿起另一部电话:
“我这就给工业局王局长打电话,前进厂已经转民路,现在归他们直管,必须得他们牵头协调!”
…
与此同时,宁北市城西,前进机械厂。
与红星厂热火朝天的景象截然不同,这里死寂得如同一座巨大的废墟。厂区空旷无人,积雪无人清扫,枯黄的杂草从裂缝的水泥地中钻出。
厂部办公楼里,同样冷清得可怕,只有二楼尽头的小会议室里,还透着一点灯光和一丝沉闷的烟气。
厂长徐伟平没有回家过年,只是昨夜简单和家人吃了一个年夜饭,然后又赶来厂里。
头发凌乱,眼窝深陷,不到五十岁的人看起来苍老而疲惫。
桌子上摊着几张写满了字的信纸,上面罗列着各种“军转民”的设想:生产农用机械、改装民用车辆、承接五金加工…
副厂长王波、生产科长、技术科长等几个厂领导班子成员围坐在旁,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农用拖拉机…省农机二厂那边价格压得太死,我们成本下不来…”
“五金加工…倒是能接点零活,可那才多少量?够全厂几百号人塞牙缝吗?”
“民用车辆改装…需要许可证,还要投入改造生产线,钱从哪里来?”
…
每一个方案刚提出来,很快就被现实的困难击得粉碎。
会议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他们已经这样翻来覆去讨论了好多天,依旧一筹莫展,厂里账户上早已空空如也,工人们只能发基本生活费,人心惶惶,年都没过好。
“唉…”徐伟平长长地叹了口气,声音沙哑,“难道…难道咱们前进厂这摊子,就真的…真的没路可走了吗?上千号人,就这么等着散伙?”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
作为厂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挫败。
副厂长王波猛地吸了一口烟,把烟屁股狠狠摁在烟灰缸里,想起来今天上班时路过打扮的花枝招展的红星厂,语气带着一股怨气:
“M的!凭什么?!以前咱们厂比红星厂那个强多了!现在倒好,他们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抱上了军部的大腿,一下子抖起来了!我们倒要关门大吉!这叫什么事!”
他的抱怨引起了其他几个人的共鸣,但也只是共鸣而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在这绝望的气氛几乎要将所有人吞噬的时候,会议室门外的走廊上,突然传来了急促的电话铃声!——那是厂长办公室的电话。
这个时候,谁会来电话?
徐伟平愣了一下,示意旁边的人去接。
不一会儿,去接电话的生产科长跑了回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厂长…是…是市工业局王局长的电话…找您的…说是有急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