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发工资 (第2/2页)
旁边两个年轻的干事一个打算盘复核,一个从厚厚的钱匣里数出钞票。
被喊到名字的老钳工张大山,颤抖着伸出布满老茧和裂纹的手,接过了那沓厚厚的、沉甸甸的钞票。
最大面值是紫色的五元“炼钢”券,更多的是绿色的两元“车床”券和棕色的一元“拖拉机”券,以及一堆毛票。他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不听使唤。
“没错!没错!是三个月的!全补上了!”张大山的声音哽咽了,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钱揣进内衣口袋,还用力按了按,对着财务科的人连连鞠躬:“谢谢组织!谢谢厂里!”
“李爱华!七十二块三毛!”
“王建国!八十九块五毛二!”
“赵小芬!五十六块八!”
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笔笔拖欠的工资被领走,人群中不断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和感叹。
“这下好了!能给孩子他妈扯身新布了!”
“欠合作社的粮油钱终于能还上了!”
“明天就去割半斤肉!不!割一斤!好好解解馋!”
小四川也挤在队伍里,他是王铁柱前两天收的学徒,是厂里最年轻的一位技术员,只有17岁。
由于祖籍四川,大家都亲切的叫他小四川。
他工龄短,级别低,补了六十三块钱。他拿着钱,兴奋地跑到林默和王铁柱面前,脸涨得通红:“厂长!师傅!发钱了!我也发了!我…我请你们吃饭!”
林默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的心意我们领了,钱拿回去,交给家里,或者自己攒起来。好好干,以后好日子长着呢!”
王铁柱也难得地露出慈祥的笑容:“傻小子,留着娶媳妇吧!”
整个厂区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幸福之中。
何建设看着这场景,偷偷背过身去抹了把眼角。他管理工厂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工人们如此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工厂如此强烈的认同感。
工资发完的第二天,仿佛某种无形的屏障被打破。
工人们走进车间时,腰板挺得更直,干劲前所未有地高涨。
不需要任何动员,每个人都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卖力地投入到生产准备中。
王铁柱带着钳工组,日夜泡在新磨床旁边,加工着第一批尺寸精度要求极高的改进型枪管毛坯。
热处理班组守着新到的数控炉,严格按照林默制定的工艺曲线操作,记录着每一个温度波动。
就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氛围中,一天傍晚,下班铃声响起不久,何建设却找到了正准备去车间再看看进度的林默。
“林厂长,晚上有没有空,一起吃个便饭?”何建设笑呵呵的问道。
“咱们何厂长发话,当然得有空。”林默一边看着手里的工艺单,一边有些好奇的问道:“不过何厂长,您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是咱们厂供销社长张救援,他说想请你吃个便饭。”
林默闻言,终于从工艺单上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一丝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