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四十一章:修路难题 (第2/2页)
童言无忌,却点醒了赢昊。排水!地基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排水不畅!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太液池上,心中渐渐有了思路。
“鲁师傅,墨非,我们遇到的是典型的地基不稳和排水不良问题。”赢昊开始结合现代知识与古代条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必须解决排水。我的想法是,在路基两侧,开挖深度超过路基的排水沟,将渗出的地下水引导至附近的太液池或更低洼处。沟底铺设卵石,增强透水性。”
鲁午眼睛一亮:“公子此法甚妙!如同为道路开凿泄洪之渠!”
“其次,对于这片松软泥泞之地,”赢昊指着渗水最严重处,“需进行换填处理。将表层软泥全部挖除,直至见到坚实的原状土层,然后回填干燥、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分层夯实。必要处,可掺入石灰搅拌,利用其吸水和固化特性,进一步稳定地基。”
“石灰?”鲁午若有所思,“此法在修筑城墙地基时偶有使用,确有奇效!老夫竟未思及于此!”
“至于那个树根坑,”赢昊看向墨非,“同样需要彻底清理松散腐殖物,然后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回填,强力夯实,务必使其密实度与周围地基一致。墨非,你可以设计几种不同形状、重量的夯具,测试哪种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没问题,公子!”墨非立刻来了精神,开始在地上画起草图。
方案既定,天工苑的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开挖排水沟、寻找合适的砂石料、生石灰,制作改良夯具……工地再次变得热火朝天。赢昊亲自在现场指导,确定排水沟的坡度和深度,检查回填材料的质量,监督夯实的力度。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排水沟开挖时遇到了坚硬的岩层,需要人力艰难凿开;合适的砂石料需要从宫外运入,费时费力;分层夯实时,稍有不匀便需返工……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赢昊结合现代知识的点拨,所有困难都被逐一克服。
小公子们起初还觉得新鲜,看了一会儿工匠们挥汗如雨地挖土夯地,便觉得无聊,被黑石护送回了天工苑,等着开饭去了。
经过数日的艰苦施工,当最后一段回填土被夯实平整,排水沟也成功将渗水引走,原本泥泞不堪、隐患重重的地基,终于变成了一片坚实、干燥、平整的合格基础。
望着这片倾注了心血的地基,鲁午感慨道:“公子真乃神人也!若非公子指点,老夫等人只怕要在那软泥上浪费无数水泥,最终功亏一篑!这地基处理之学,看似粗笨,实乃大道之基啊!”
赢昊抹了把额头的汗,笑道:“鲁师傅过誉了。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是我们天工苑又学到了一课。现在,可以放心地铺设我们的水泥了!”
他内心OS:“总算把地基搞定了!看来搞基建,不仅要懂材料,还得懂点地质和土木工程基础!下次开工前,一定得先做好勘察!这学费交得值!”
随着水泥砂浆再次被倾倒在坚实的新地基上,天工苑的修路大业,在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后,又重新回到了正轨,并且变得更加稳健。赢昊知道,每解决一个这样的实际问题,他离那个“基建狂魔”的梦想,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