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二十四章:生活改善 (第2/2页)
这小小的“肥皂”立刻成为了天工苑的宝贝,虽然产量极低,但大大改善了个人卫生,也让众人对赢昊的“奇思妙想”更加信服。
第二个目标:改善饮食。天天吃水煮菜和粟米饭,赢昊的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他无比怀念炒菜的香味。炒锅的关键在于锅壁要薄,受热快,能实现“爆炒”。
他找来鲁午,描述了自己想要的锅具形状——类似现在的炒锅,敞口、圆底、锅壁要薄。鲁午看着赢昊在地上画的歪歪扭扭的图样,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现有的炊具大多是厚重的陶釜或青铜鼎,不适合快速翻炒。
“公子,若要壁薄,青铜铸造易裂,锻造费料且难……”鲁午提出困难。
“不一定非要用青铜,”赢昊启发他,“有没有韧性好、传热快的铁?或者,用薄一点的铜皮敲打成形?”
此时秦国的铁器主要用于兵器和农具,炊具应用还很少,但并非没有。鲁午思索片刻,道:“少府库中或有废弃的薄铁片或铜片,小老儿可去寻来看看,试试能否捶打成形。”
几天后,鲁午还真的带着几块不算太大的薄铁片和铜片回来了。在他的巧手下,经过反复加热捶打,一口虽然粗糙、形状也不太规则,但确实具备了炒锅雏形的“薄壁锅”诞生了!赢昊又让鲁午给锅加了两个耳,方便持握。
锅有了,赢昊摩拳擦掌,准备露一手。他指挥白芷将领来的少量肥肉切成小块,在锅里炼出油,然后放入切好的野菜和一点点珍贵的盐,快速翻炒。顿时,一股不同于水煮菜的、带着油香和锅气的诱人香味在天工苑的小厨房里弥漫开来!
“好香啊!”白芷使劲吸着鼻子,眼睛发亮。连在工棚里干活的鲁午和他的徒弟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炒好的青菜色泽碧绿,口感爽脆,虽然调味简单,但比起水煮菜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晚,天工苑的众人就着粟米饭,吃上了有史以来第一顿“炒菜”,虽然分量很少,每人只能分到几口,但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赢昊看着大家的表情,内心OS:“果然,美食是提升士气的最佳利器!等以后条件好了,搞点酱油、醋、辣椒……啧啧,不敢想!”
除了肥皂和炒锅,赢昊还指导青禾和白芷用多余的布头缝制了更实用的抹布和围裙,用竹筒制作了简易的牙刷,甚至尝试用石灰水洒在角落驱虫防潮。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发明和小改善,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天工苑众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青禾和白芷在这些实践中,也迅速成长起来。青禾更加细心,负责管理日益增多的“家当”和记录物资消耗;白芷则对烹饪和各类杂事展现了浓厚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她们不再仅仅是伺候人的侍女,更像是这个小小团队不可或缺的管家和后勤部长。
黑石虽然依旧沉默,但赢昊注意到,他巡逻时会更仔细地检查新做的肥皂是否收好,也会默默地将领来的最适合打造工具的铁料挑出来,放在鲁午的工作台旁。
一种积极而团结的氛围,在这个刚刚成立位于皇宫角落的天工苑里,悄然形成。赢昊知道,生活的改善只是第一步,但这一步,稳了人心,也让他更有信心去迎接接下来那些更大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