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陈源与蛇妖 (第1/2页)
大夏,通天河。
一袭黑色劲装的陈源站在大船边缘,凝望着滚滚河水,无论看了多少次,依旧会为这通天大河惊诧。
通天河,贯通东西,宽处可达千里,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起于万米高峰天人峰,乃是大夏第一奇景,因而名为“通天”。
此名和西游中的通天河一般,只是西游中的大河乃是“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少有人活动。
而大夏的通天河,贯通东西,支脉近乎遍布全国,行运方便。且水脉繁茂,形成无数大泽,物种丰富,因而哪怕通天河中水妖无数,其周边依旧是大夏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
计算着离家乡越来越近的距离,一时间那个脑海中模糊的小村落仿佛倒映在水面上,还未等到陈源看清,又变成他自己的面容。
哪怕有着浪花影响,这一次也是清晰无比,沧桑、疲倦,顿时,三十年回忆如大潮一般猛然袭来,心中有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只是念了一句,便停了下来。
不仅因为后续不合适,更因为陈源觉得自己哪怕这头一句都配不上。
狼狈回到家乡,算什么风流人物!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稍显年轻的声音传来:“兄台为何不继续写完,听此两句便知晓后续定是名篇,戛然而止,着实可惜。”
陈源回头,发现一位年龄看起来和他差不多男子缓缓走到了他的身边,只是气质截然不同。
他若是平静中隐藏着暴烈,此人则是儒雅无比,想来是一位书生。
不久前似乎正好举行了恩科,说不得和他一样,乃是返乡之人。
儒雅男子见陈源沉默,认为是自己唐突,可那一句诗,实在勾的他痒痒,便拱了拱手,道:“在下王雀,贸然凑近叨扰兄台实在抱歉,只是这诗不念完,实在可惜,敢问兄台何名,能够写出此诗,恐怕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吧?”
第二次听到可惜,陈源心中失笑,倒是没有想到碰到这爱诗之人:“在下陈源,至于这诗……倒不是我愿意念下去,只是写诗之人并不是我,我也只记得这两句,倒是让王兄失望了!”
当然不是不记得,成就武者后,他的记忆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前世学过的诗哪怕三十年过去,依旧能够背出八九成。
只是大夏可没有“周郎”之类的人物,背出来只是徒增笑话。
王雀闻言,面上浮现出肉眼可见的失望,不过很快便调整过来:“那还真是可惜,陈兄能够告诉我写诗之人是谁吗?”
“苏轼,一个在大夏无名之辈。”陈源想了想说道。
“能写出此诗之人,竟然是无名之辈。”王雀有些难以相信,只是他看见陈源似乎不想多说,也没有追问,不过也没有离开,只是换了个话题。
“我观陈兄气血雄厚,气质卓然,虽有些颓丧,但凛冽之势难以掩盖,是习武之人,同时还是军人?”
陈源闻言,十分意外,他确实是武者,然而哪怕根基受了伤,无法将气息全部收敛,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出的,更别提看出他军人的身份。
似是看出了陈源心中的疑惑,王雀笑着解释道:“家有渊源,陈兄身上的气质和我家中父兄相似,因而如此猜测,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难怪。”大夏没有重文轻武,反而相当重视武道,甚至学文者若是不学武,很难走上高位,只是书生和他这样的军士天生不对付。
双方遇到,不说相看两厌,也是互不搭理。
这王雀看出了他的身份,竟然还主动靠近。
原来家中就有军人。
王雀聪慧,立刻听出陈源的意思,道:“军人保家卫国,该是被崇敬之人,那家中无从军者,我亦是如此,陈兄这是回乡探亲?”
陈源摇头,顿时惆怅:“不久前打了大仗,我所在的军队死伤惨重,编制近乎毁灭,熟悉的战友十不存一,我侥幸活命,却伤了根基,于是选择主动退役,回到家乡,算是……安享晚年吧!”
他如今也仅仅是三十岁的年龄,而立之年,按理来说不该说这些话。
可他受的乃是根基之伤,难以治愈,武道前途尽毁,心气全无,留在军队中也无意义,干脆选择回乡。
当然,这并非他的第一家乡,只是此世的家乡。
他并非这个世界之人。
前世陈源因热血上头,帮了别人一把,最终被报复死亡,或许是上天奖励,让他重活一世。
这一世前十年还算可以,家中有父母,只是水灾带走了父母的性命,他靠着远超年龄的心智,以及同村一些人的接济,成长了起来。
本想靠着前世经验做些小生意,过得富足一些,直到十七岁那年,他见到了大夏派来征兵的之人。
那人修习武道,一拳便打碎了一块三尺厚的石碑。
陈源这才知晓,原来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番天地。
他曾经听过一句话,在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候,不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最后,并无牵挂的他选择了参军,彼时大夏百废待兴,求贤若渴,他在军中顺利习得武道。
更加幸运的是他的资质还算是不错,中等偏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