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重回基地 (第1/2页)
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顾名思义,就是非常依赖航空装备的输送,这是他们主要的渗透方式。
这与英国皇家海军特别舟艇团(简称SBS)泾渭分明,顾名思义,这支特种部队是以舟艇为主要输送渗透方式,善于海上作战和泛舟做战。
正常情况下
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就驻扎在机场附近,便于快速响应,快速出击。
冯建平这次就驻扎在美国驻科威特空军基地中,这是英国空军派驻的规模小,压根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空军基地。
“嘘……不错嘛。”
看着眼前由48英尺集装箱组成的军营住所,冯建平忍不住吹了下口哨,神情愉快的点点头。
眼前这一片军营,都是由40英尺集装箱组成,由韩国现代重工生产制造的这批军用集装箱,分为居住舱,活动舱,储存舱和设备舱几种,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拼接。
C连的驻地,就是由三十几个40英尺集装箱拼接而成,围成了一个方块“凹”形,正前方是由水泥预制块形成的围墙,那可不是一般的敦实。
所有的集装箱都是单层,居住舱内设有空调机,并且有下水管道设施联通起来,看起来真的不错。
整个C连只有4个小队,连同军官和辅助作战人员,全部加起来只有53人,不如正常的步兵连员额一半。
类似的快速铺设“凹”型兵营,沿着机场边的道路一字排开,延伸出去很远很远,起码冯建平没有看到尽头。
这里除了驻扎英军第22特种空勤团C连,还有美国,法国,德国及荷兰的特种部队,以及美军第82空降师某营,足有数千人的部队。
从车上下来
冯建平拎着背囊树立着大英国旗的旗杆旁边,基地里有不少士兵透过窗户和门向外看过来,扬手和他打招呼。
“嘿,酋长,你可总算来了,我们的仗都打完了。”
“真见鬼东方人,你跑错地方了,你的房间在巴格达,不要告诉我萨达姆没安排。”
“酋长,有机会合作一把。”
“晚上去喝一杯,伙计,我知道有个带劲的地方,你会喜欢的。”
冯建平扬手一一回应,这些都是在一起相处好几年的弟兄。虽然不是本小队的人员,也都是亲密无间,战场上可以放心交托后背的存在。
在多次的海外部署中,曾经密切合作过。
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是每一名突击队员在进攻时可靠的保障,关键时候能救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有人会和狙击手过不去,若是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乐子可就大了。
负责支援的狙击手射界广阔,能够看到攻击队员无法察觉到的异常,若是在敌人绕后的时候佯装看不见,任由敌人突然从侧面或者后路杀出打个冷不防。
纵然天大的本事,那也要硬恨西北。
这种事儿
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不是出现在空勤团,而是别的国家特种部队中,造成了进攻队员两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负责控场的狙击队员为此承担后果,可当时战斗激烈,他一句“没有观察到异常”便推的干干净净,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事发太突然
狙击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后只能以疏忽职守论处,草草退役了事。
“你就住在我旁边的这间房,给你配了个菜鸟,尽管使劲的招呼。对了,酋长,你晋升上士军衔的命令下来了,等会到我那里拿新的肩章。”
比利-盖尔森上尉用手一指他旁边的集装箱,拍拍冯建平的肩头,笑着说道;“把东西放下,到我这里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
“没问题,长官。”
冯建平走到门口,从里面走出一个魁梧的青年壮汉,身高恐怕比大山托德还要高一点,估计快2米了。
这人殷勤地抢上一步,接过冯建平手上的背囊,客气的说道;“我知道你酋长,他们都说你是天才的狙击手,我是安德鲁-罗伯逊下士,有什么吩咐您尽管安排。”
冯建平转过头看看比利-盖尔森上尉,上尉笑着用手指了一下,意思是就是这个菜鸟。
好吧,看起来还行,至少还有些眼力劲儿。
冯建平走进住舱,迎面是两张桌子,呈“L”型沿着墙壁摆设,往里走就是一张床,床头还有个床头柜,摆放些生活用品。
这张床是菜鸟安德鲁-罗伯逊下士的床铺,再往里面走有个6门柜隔着,刚好可以让一个人通过。
再里面是一张整洁的床铺,床头就是枪架,摆着一支狙击步枪和一支班用机枪,还有一些子弹,夜视仪,瞄准具配件之类的盒子,堆放在一起,这就是冯建平自己的床了,
继续往前走就是一个间隔,是个小型的洗漱间,有洗漱池这样的设施。
小房间只有1.2米宽,站着一个人刚刚好。
像安德鲁-罗伯逊那样的大块头,还得侧着身子用。
卫生间不在这里,因为气味大,所以在营房单独的下风角落。
实际上,洗漱间也可以解决小便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