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必须复刻实验! (第2/2页)
“大学还能开除学生,被开除了,还能换个大学读?”
“是去学校吧?”
张明浩笑笑没说话。
这年头说实话都没人相信,他的经历确实也非常罕见。
他没再和旁人闲聊,而是继续研究起了‘正确感知’。
‘正确感知’,能够判断实验是否正确,生活上也能判断旁人话语的真假,只是不知道具体‘假的水分’,但能做出判断本身就很新奇了。
他一边听着其他人说话,也利用能力做着判断。
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再一睁眼,火车即将抵达江州。
他是被秃顶中年人叫醒的,“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你可真睡了一路啊!”
张明浩困倦的睁开眼,听到耳畔响起火车即将到站的广播,对中年人说了声谢,赶紧搬下行李准备下车。
穿越以来,他都没休息过,火车上睡了几个小时,倒是感觉精神奕奕。
出了车站,还是凌晨时分。
坐公交车去了江州大学,周边找了个青年旅馆放行李,随后躺在床眯了两个小时,看下时间差不多就去了大学里。
江州大学占地广袤,大学内划分了好几个学部,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学城。
薛坤所在是南侧理学部区域的物理学院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研究办公室就在实验室一楼。
张明浩找到了办公室,却没有找到薛坤,一问才知道是在二楼会议室。
他等了等,后来干脆上楼看了看。
二楼的会议室就位于楼梯边侧,到二楼就听到里面的说话声,里面的人似乎是在讨论实验问题。
他才刚走到门口,就见到里面的薛坤,薛坤也注意到了他,交代一句,“来了!你先进来!”
张明浩进了门,干脆坐在了墙边的凳子上。
薛坤正和其他两个中年人讨论问题,还有几个年轻一些的在听着,“我们对碲化铋的特性测定已经说明,多层的铋原子层覆盖的衬底,可以生长高质量的stanene。”
“但是,实际和预计不符,和上一次结果也没有差别。”
“计算方面,是不是有问题?”
另一个中年人马上否定道,“计算是我们组负责的,每一个数据都再三比对,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验算,绝不可能出问题!”
“实验数据不变,计算也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
“也可能是……”
张明浩一直认真听着,结合已有的知识听明白了个大概。
简单来说,超材料研究!
薛坤参与了一个国家大力支持的电磁超材料研究项目,主题为‘超材料的理论设计与特性研究’。
电磁超材料,是电磁高新材料研究的重大方向,材料由人工合成制备,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
比如,负折射、相位操控、电磁波操控等等。
即便只是理论与基础特性的研究项目,意义也是相当重大,毕竟是走在电磁以及材料科技的最前沿。
因此,薛坤才来了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研究实验室工作。
现在他们谈的是实验问题,有前置实验证明某种特殊排列的铋原子层所覆盖的衬底,可以生长高质量的stanene。
但是,实验后发现和原来一样,效果都不怎么好。
几人就在分析原因。
中途还重新分析了前置实验,再三确认前置实验没有问题,然后再往后分析,也没有发现问题。
张明浩半懂不懂的都听了个大概,他试着用力一下‘正确感知’。
“前置实验是错的?”
在使用能力的同时,脑子里马上得到了结论。
“为什么?”
不知道……
‘正确感知’只能提供结果,不能提供原因和分析。
会议室的几个人,说来说去也没找到问题,后来干脆沉默的思考着。
张明浩左看右看,和薛坤对上了眼,举起手弱弱的说了句,“薛老师,有没有可能,你们的前置实验就是错的?”
“或者是结论的计算错误,或者是实验本身有问题……”
“不可能!”
薛坤还没有说话,有个年轻一些的忽然大声驳斥道,“我们对碲化铋进行了多次特性测定,已经得出明确的结论!”
“多层铋原子层特性结合原来的数据,就已经可以……”
“廖书言!”
有个中年人突然呵斥一句,旋即看向了薛坤。
薛坤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没关系,我在东港大学带的博士生,张明浩,我也准备让他参与项目。”
他分别指着两个中年人,介绍道,“陈帅教授、朱炳坤教授。”
张明浩起身笑着打了招呼,“陈教授好、朱教授好!”
陈帅点了点头。
朱炳坤疑惑的指着张明浩,“你的学生,博士生?他才多大?”
薛坤不确定的看向张明浩。
“到九月满二十三了。”他说完补充一句,“少年班。”
朱炳坤和陈帅都愣了一下。
到九月满二十三,也就是刚二十二岁半,薛坤带的博士生,读博时间最少一年半,岂不是说,二十一岁就读博了?
朱炳坤扭头看看自己的学生,苦笑一声,“东港大学,果真是人才济济!”
他赞叹的说了几句。
后续继续讨论实验问题,也没有再避讳张明浩,但也没再谈前置实验。
前置实验是错的?
不可能!
廖书言说的就代表了其他人的想法。
包括朱炳坤、陈帅,以及其他参与研究的副教授、博士生,都对于前置实验非常有信心。
那可是半年来最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