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凤翎归故里,只为江山换新颜! (第2/2页)
乔兮月进宫辞行时,太子周景琰与安王周景辰早已闻讯等候在殿内,气氛温馨却也带着几分压抑的离愁。
“父皇,母后,皇兄,景辰,”乔兮月对着这一屋子如今最亲近的人,深深一福,“青河镇那边,琉璃工坊即将开工,试验田也离不开人。女儿……该回去了。明年秋闱过后,夫君若能中举,女儿便举家迁入京城,长伴二老膝下。”
孟皇后一听,眼圈立刻就红了,拉着她的手,万般不舍。周景辰更是急得像个老妈子:“皇姐,这才回来几天,怎么又要走?京城不好吗?你若缺什么,弟弟给你寻来!”
周景琰则更为沉稳,他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父皇,心中了然,温声道:“皇姐既有大志,我等自当支持。只是此去路远,万事小心。”
周瑾瑜看着这姐弟情深的一幕,心中甚是慰藉。他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姝姝,你既要回去‘办差’,朕这个做父亲的,总不能让你空着手去。”
他回头,对着身后一招手,四个身形笔挺、气质各异的宫女便上前一步,齐齐对着乔兮月福身。
“这是母后为你精心挑选的,清月沉稳,凝霜机敏,云舒擅医,初雪善厨。她们四个,是母后身边最得力的人,日后便留在你身边,照顾你的起居。”孟皇后强忍着泪意说道。
乔兮月心中了然,这是母后的爱,也是帝王的眼。她笑着一一受了。
周瑾瑜则更为直接。他命李安捧上一个托盘,在太子与安王震惊的目光中,亲自从托盘上拿起那块通体由玄铁打造,正面刻着五爪金龙,背面刻着“如朕亲临”的令牌,郑重地交到了乔兮月手中。
“姝姝,这块令牌,你收好。”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它不仅是免死金牌,更是我大周朝最高的授权。见此牌,如见朕亲临,可调动三品以下任何地方官员,可先斩后奏!”
乔兮月手捧着那块沉甸甸的令牌,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眼眶。
“朕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支百人规模的羽林军卫队,由副统领王铮亲自带队,负责你此行及日后在青河镇的所有安全事宜。”
“司农司三位最擅农技的司农使,工部两位最懂营造之术的年轻官员,也已整装待发,随你一同返回青河镇,听你差遣。”
羽林军是她的刀,司农使是她的犁,工部官员是她的尺规……她脑海中那张模糊的工业帝国蓝图,在这一刻,被这块令牌赋予了最坚实的龙骨!她看着父皇那双写满了“去干吧,爹给你撑腰”的眼睛,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战意从胸中喷薄而出,眼眶竟控制不住地发烫。
她重重地、珍重地握紧了那块令牌,仿佛握住了整个未来。没有说谢,只道:“父皇放心,女儿定不负您所托!”
京城北门,官道之上。
一支规模惊人、气势不凡的车队,在无数探子惊疑不定的注视下,缓缓驶出城门。
十里长亭,太子周景琰亲自为她挑起车帘,温声嘱咐:“皇姐此去,万事小心。若有难处,随时飞鸽传书,弟弟必为你扫平一切。”
安王周景辰则红着眼圈,塞过来一个巨大的食盒:“姐姐,这是我让御膳房给你做的点心,路上吃,千万别饿着自己!”
马车内,乔兮月缓缓放下车帘,隔绝了身后那座巍峨的巨城,也隔绝了弟弟们不舍的目光。
她唇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目光却落在了膝上那份摊开的、早已被她标注得密密麻麻的青河镇地图上。
京城,是她验明正身的舞台,是她获取资源的筹码。而这里,才是她真正的战场。
她伸出手指,在那片被她用朱笔重重圈出的“后山禁地”上,轻轻一点,仿佛已经听到了琉璃出窑时,那清越的、如同金石相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