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国本之争! (第1/2页)
周瑾瑜周身的威压,重得仿佛要将凤仪宫的空气都挤压成实质。
那不是单纯的愤怒,而是一种根植于血脉,传承了百年的帝王本能,在察觉到秩序将被颠覆时的剧烈反弹。
他俯瞰着自己的女儿,那眼神不再有半分慈爱,只有审视与警告。
“姝姝,你以为朕怕的只是女子识字?”周瑾瑜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洞悉一切的锐利,“朕怕的是,笔杆子后面的人心!林家、王家、孙家,京中世家盘根错节,他们若将自家的女儿都送去你的学堂,日后你的身份大白于天下,再以你这‘公主门生’的名头四处联姻,结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届时外戚干政,党同伐异,朕的儿子们,你的兄长们还如何安坐?朕怕的是,女子知晓了诗书大义,便不再满足于后宅方寸,若天下女子皆效仿,家庭不宁,夫妻反目,我大周以‘孝’治国的根基,又将置于何地?朕更怕的,是史书上那殷红的四个字——妇人干政!”
孟皇后脸色煞白,刚要上前,却被周瑾瑜一个眼神制止。
那眼神中的冷酷,让她心头一颤,竟是连她都感到了一丝陌生。
面对这几乎能将人碾碎的气场,乔兮月却连睫毛都未曾颤动一下。
她缓缓抬起头,迎着那灭顶的威压,不退反进。
“父皇,您说错了。”
她声音清脆,掷地有声。
“儿臣想做的,不是翻天,而是让这天,更高,更稳。”
她伸出自己的手,那双手纤细白皙,在帝王阴沉的目光下,却显得格外有力。
“父皇,儿臣亦是女儿身,可我这双手,献上的水泥,能为您筑起钢铁长城;献上的粮种,能为您填满天下粮仓。难道就因为我是女子,这些功绩,便要被抹去吗?”
周瑾瑜被她这一下反问噎住,冷哼一声:“一码归一码!那是天赐祥瑞,与你女子身份何干?”
“那您觉得,若儿臣目不识丁,是个连图纸都看不懂的乡野村妇,还能将这祥瑞化为利器,献于您的案前吗?”乔兮月声音陡然拔高,她猛地指向一直沉默的孟皇后,“我母后,曾是京城第一才女,一曲《凤求凰》名动天下。可如今,她这双手,除了为您研墨、为您掌管后宫琐事,还能再弹出当年的风华吗?!”
“你!”周瑾愈脸色大变,这一击,精准地打在了他心中对妻子最深的愧疚之上。
孟皇后浑身一颤,泪水瞬间涌出,她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仿佛被揭开了最深的伤疤。
乔兮月却不给他喘息之机,步步紧逼:“父皇,您怕的不是女子读书,您怕的是她们读了书,就不再是温顺的绵羊!可您想过没有,一群温顺的绵羊,于我大周的国库、边防,有何助益?而一群有了手艺、能自食其力的女子,她们纺出的布匹可以充作军需,她们赚来的银钱可以为国库纳税!多一个能为国出力的子民,难道不好吗?!”
这一番话,如疾风骤雨,劈头盖脸地砸向周瑾瑜。
他一时竟被问得哑口无言,胸口剧烈起伏。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直沉默的孟皇后,忽然有了动作。
她一步步走到殿中,却不是走向皇帝,而是走到了那架早已蒙尘的焦尾琴前。
她抬起保养得宜的手,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带起一片细微的灰尘,在光束中飞舞。
那曾弹出《凤求凰》引得少年帝王倾心的手,如今,只会批阅后宫用度的账本了。
“陛下,您还记得臣妾未入宫时,是何模样吗?”她没有回头,声音轻得像叹息。
“臣妾也曾以为,这世间的笔墨山水,诗词歌赋,便是女子一生的星辰大海。可入了宫,成了皇后,臣妾才明白……”她缓缓转过身,那双总是雍容端庄的凤目里,第一次蓄满了不甘的泪水,“再美的诗,填不饱边关将士的肚子;再妙的画,挡不住天灾人祸的洪流!臣妾这一身才学,最终的用处,不过是帮您在这四方宫墙内,管好一群只会争风吃醋的女人!陛下,这国母之位,看似尊贵,实则……是天下最大、最华丽的一个囚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