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招工与培训 (第1/2页)
第二日,清晨的阳光带着暖意。
乔兮月在黎子钊的陪同下,来到了黎河村村长黎青河家。黎青河是个五十多岁的精瘦汉子,在村里颇有威望。
当看到眼前眼神清明、气质温润的黎子钊时,黎青河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手里的旱烟杆都忘了抽:“子……子钊?!你……你这是全好了?!”他绕着黎子钊走了半圈,上下打量着,满脸的难以置信。
黎子钊微微一笑,拱手行了个书生礼:“村长叔,托大家的福,是,侄儿已经全好了。”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轻松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不止我,我爹的身子骨也大有起色,如今能靠着坐起来了,精神头也好了许多。村长叔若得空,不妨过去看看他,陪他说说话?他定是高兴的。”
“什么?!三哥他……他能坐起来了?!”黎青河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他和黎天佑是堂兄弟,感情一向深厚。
听闻堂兄缠绵病榻多年竟有好转,他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抬脚就要往外走,“我这就去瞧瞧!”
黎子钊连忙伸手拦住,哭笑不得:“叔,您先别急。我们今日来,是还有正事想请您帮忙。”
“哦?对对对!瞧我这记性!”黎青河一拍脑门,强压下立刻去看望堂兄的冲动,重新坐下,脸色一正,“说吧,啥事?要招人?招几个?要男工还是女工?”
乔兮月上前一步,温声道:“村长伯,是这样。我们在青河镇东大街盘了个铺子,叫锦绣阁,五日后就要开张了。铺面不小,需要些人手在店里招呼客人、收银理货。想招十个手脚麻利、口齿伶俐的姑娘家。”
“卖东西?十个姑娘?”黎青河捋着胡子沉吟起来,眉头微蹙。
他明白乔兮月的意思,但在这个时代,让未出阁的姑娘去铺子里抛头露面做营生,确实是个敏感事,关系到姑娘家的名声和将来的婚配。
他思索片刻,报了几个名字:“村东头的王翠花、李荷花,村西的赵月萍,还有刘家的采秀……这几个姑娘性子都算爽利,家里也还算开明。你们不妨亲自去问问她们爹娘的意思?不过……”
他顿了顿,提醒道,“这事关姑娘家的名声,有些人家顾虑多,不愿意也是常情,你们要有准备。”
“多谢村长伯指点,我们明白的。”乔兮月感激道。她深知其中的阻力。
告别村长,乔兮月和黎子钊挨家挨户地拜访、游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