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几个孩子都不错 (第2/2页)
“里正伯伯,石头叔。”
听见知夏的声音,沈纪之和陈石头往她的方向望去。
小姑娘虽素面朝天,但五官生的好,中等的个头,皮肤白嫩,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的,看着很是讨喜。
两人纷纷应了一声。
沈纪之往厨房的方向望去。
“弟妹,你们家知夏十一了吧?”
赵玉珍一边忙活,一边笑着回,“是呢,十一岁零两个月啦。”
“呀,都是大姑娘了,可以开始物色亲事了呢。”沈纪之笑问,“你们心里,可有合适的人家?”
赵玉珍打着哈哈。
“还早呢,婚姻大事关系到孩子一辈子,孩子自己中意是最重要的,我们寻思等知夏大一些再说,现在还没定性,谁也不知道她将来中意啥样的。”
才十一,急啥呀?
前世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呢。
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想法肯定跟这里的人还是有差别的,在她看来,这事儿至少得十五六之后再说。
沈纪之一听,点头。
“也是,孩子要是不乐意,将来日子也难熬。”
原本还想给他媳妇儿娘家那边的侄子牵线呢,他那侄子今年十二,跟知夏年纪相仿,是个性格忠厚的孩子。
将来两人要是能成,这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两家人也能走的再近一些。
赵玉珍忙说,“就是这样想,咱都是过来人,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当然不能看着孩子走弯路。”
她这么一说,沈纪之就暂且歇了这个心思。
寻思再过个两年,等他们家闺女有个十三四了再说不迟。
转而又将目光放到了刚割猪草回家的五福身上。
这孩子平素话少,不显山不露水的,不容易被人注意到,他冷眼瞧着,也是个勤快忠厚的。
至于林家大房的小儿子,现如今年纪虽然还小,不过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五岁的小家伙听话懂事,颇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听说林寄明夫妻二人有意让小儿子去念书,以他们家这条件,说不定将来还真能培养个秀才出来。
不得不说,林寄明和赵氏养的这几个孩子都不错,将来指不定能有一番作为呢。
他又看向刚从厨房里拿着筷子出来的林寄明。
“听说你们打算让四海去镇上念书?”
“是有这个打算。”林寄明将筷子放桌上,“也不求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多认几个字,肚子里有了墨水,将来要是能得个账房先生这样的活,总归是比咱们干农活要轻松的。”
沈纪之满脸赞同。
“这话不假,我弟妹他们当初也是这样打算,才将甫安送去镇上念书,没想到他会考上童生,别的不说,就他如今这水平,在村塾当个夫子绰绰有余了。”
“那是那是。”林寄明恭维道,“我们家知夏认字,还多亏了甫安这个师父呢。”
两人说着话的时候,赵玉珍端着托盘从厨房出来。
“吃饭啦。”
林寄明回头一看。
“不是说了我来端。”他快步上前,从赵玉珍手中接过托盘放在桌上,“吃饭吃饭,咱吃了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