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己生的自己宠呗 (第2/2页)
“种花草怎么就异想天开了?我这叫热爱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日子,谁不喜欢?再说了,我这爱好又不花钱,山里有现成的挖。”
赵氏只“哼哼”两声,就没再说话。
女儿什么德行,她比谁都清楚,干啥都是头脑一热,有了红的想黄的,有了黄的想紫的,山里挖不到的,肯定会想方设法瞒着她去外边买来,回头家里弄一堆,到后期维护又是她的事。
不过她习惯了给女儿擦屁股,也不消多说了,自己生的自己宠呗。
等哪天嫁去别人家,孩子懂事了,她就是想宠都难宠到了。
一想到相依为命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将来要嫁去别人家做媳妇,她这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寻思要是能招个上门女婿回来就好了。
五福走在骡子的另一边,时不时抬手摸一摸骡子,触手的地方肌肉紧实,毛发浓密油亮,一看就是身强体壮的,他的眉眼中带着喜悦,稀罕的不行。
以至于从杏花村村口到老宅途中,沿路的村民见林寄明牵着骡子,纷纷过问是不是他们家买的骡子的时候,五福都将脑袋抬的老高,一脸的自豪。
就差在脸上挂“我家骡子”四个大字了。
毕竟,他们家可是村里第一个买骡子的人。
一回到家,四海毛豆狗娃三个孩子就满脸稀罕的围着骡子转圈打量,不止他们,附近几户邻居全都凑过来看热闹了。
林家大房如今不仅修上了青砖瓦房,还买了骡子,真真是发起来了。
听说程氏这两天还在为林春杏的事情发愁呢,也不知道她听到大儿子买了骡子之后会是啥表情。
所以这人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千万不能小瞧了任何一个。
赵氏前些年带着几个孩子苦哈哈的,如今奔出来之后,男人也回来了,日子这不蒸蒸日上了么。
“寄明啊,置办骡子可是大喜事,之前你们家修青砖瓦房没办酒,这次买骡可要请大家伙喝一杯?”有人笑着问。
男人也笑着回,“这我还真没想过,得跟我媳妇儿商量商量,不过我们家事儿多,再加上最近花销大,骡子一买,口袋里就见底了,恐怕是没功夫去办这些的。”
办酒不仅耗费精力,还铺张浪费,一场酒办下来,又是柴米油盐又是肉又是菜的,少说得五六两银了,村里人来吃酒,大多是这家十个蛋、二十个蛋,那家一块肉,或者一捆菜、一块布的,礼重的一只鸡,全村这么多户的礼,凑起来都不一定足二两,回头自家还得白白亏损好几两。
除非是家里不差银子的,寻常人家除了喜事白事之外,都是能省则省。
倒也不全是银子的事,林寄明主要觉得,不过是买了一头骡,没必要办的这样高调,回头还得被人眼红惦记。
他这样一说,看热闹的人也听出来,林家老宅的酒是吃不到了。
即便如此,眼红的人自然也是有的,“眼下咱村里就你家买了骡,回头农忙的时候,你可得将骡子借咱大家伙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