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让你大伯送点饭菜来 (第1/2页)
知夏这会也没功夫管爹娘腻不腻歪,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家里的摊位开业至今,还没取过名字呢,之前觉得是小吃摊,根本没往这上面联想过,毕竟是开在书院附近,哪怕只是个小吃摊,取个名儿也能显得它与众不同啊。
这么想着,她望向赵玉珍。
“娘,咱们给小吃摊取个名字如何?就叫食趣。”
小吃嘛,为的,不就是一个趣字?
在许多一板一眼的商铺招牌中,这个名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而且,这两个字还不能写的中规中矩,得设计的俏皮可爱一些,更能博人眼球。
这不正是她的长项吗?
说干就干,她将锅铲扔给赵玉珍,自己就赶忙找纸笔“设计”小吃摊的招牌去了。
赵玉珍望着手里的锅铲,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丫头,锅铲把倒是甩的快,逮着机会就躲懒,生怕多干了活似的。
上午练字的纸笔还在桌上,知夏咬着笔头好一会,见林寄明终于将石磨放好了位置,忙问,“爹,趣味的趣是怎么写的?”
她已经在千字文“鸣凤在竹,白驹食场”中学到了食字怎么写,至于趣字,还真不确定繁体字的写法。
林寄明手上有灰,便没接她手中的笔,直接用手沾了水,将趣字写在了桌上。
趣字笔画本就多,知夏还以为这个字的繁体会很复杂,没想到居然跟简体无异,她笑着提笔就将“食趣”两个字写在了纸上。
那胸有成竹的样子,仿佛这个字她看一遍就烂熟于心了似的。
望着她写下的字,林寄明有些诧异。
女儿天赋了得,就是可惜了不是男孩,她若是个男孩,砸锅卖铁他也要供她念书科考去,不能白白浪费了这股聪明劲儿。
知夏上午将准备菜的事情交给五福之后,五福一阵头大,起初也不知道该弄点什么回来吃,想了想,便去水少的田里抓了七八条鳝鱼,回来路过陈四斤家,见他家莴笋长的好,又跑回家拿两个鸡蛋,跟陈四斤的娘换了六头莴笋回来。
赵玉珍回家之前,知夏已经将莴笋叶摘了一盆,六根莴笋也全都削皮切了薄片,削下来的皮被她连同鳝鱼肠子一同扔去了鸡窝。
这会赵玉珍拿着锅铲进了厨房,也不用费太多脑子,只叫五福去摘了把青蒜和紫苏,加青蒜和紫苏爆炒了鳝鱼,清炒莴笋叶、莴笋片炒木耳,另外还打了四个蛋,煮了一大钵瘦肉蛋花汤。
八个干活的汉子,连同一家五口人,就着干米饭吃了个饱。
老宅这边的日子倒是过的热火朝天,修着青砖瓦房,吃着香喷喷的干米饭,家里的肉香气飘散到附近几户人家,馋的人直咽口水。
程氏也不例外。
自从林水生和林春杏一起去镇上摆摊卖饼之后,就只李氏带着几个孩子和她在家了,李氏如今怀着身孕,也不能太劳累,目前主要是二房两个孙女在伺候她。
这俩孩子笨手笨脚的,要不是她如今腿脚能使上一些力气,还不知道日子多糟心呢。
家里摆摊钱投进去不少,那陈不凡是个黑心的,光是摊位费就收了两百二十文,再加六十文的头钱,这就去了二百八十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