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很合胃口 (第2/2页)
因为心中有喜事,魏盛发不在乎老罗的态度,他把协议放在老罗面前,“亿元大奖有什么了不起?大哥,你这格局不够大呀!看看这个,如果赌赢了,岂止一亿元,对方的筹码是好几个亿!”
“赌赢了?什么意思?”罗明疑惑地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仔细翻看面前的对赌协议。
至少用了二十分钟,罗行长才看完这份协议,他抬起头来,正要发表看法,魏盛发却迫不及待地抢先说道:“怎么样?这回我赚大了吧?你说石云峰这家伙多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想起跟我玩这种游戏?是不是一时犯糊涂,脑袋进水了?我才不管他什么原因呢,白纸黑字,双方签字画押,这协议已经具备法律效力。赌输了,按照协议条款,他就得卷铺盖给我滚出永辉稀土公司,连一颗螺丝也拿不走!”
看着魏盛发两眼放光的样子,罗明表情淡定,虽然老罗也没有太高的学历,但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自从他当了副行长以来,银行内部的业务培训学习,他没少参加,哪一次讲课的主讲老师,都是金融界有名的专家教授,看完协议,他想起有一次在省分行的培训中,有位老师确实讲过对赌协议的一个案例。
但老罗不明白的是,永辉公司的情况跟那个案例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石云峰为什么要跟魏盛发对赌呢?“盛发,永辉公司成立时间不长,新股东们为公司注入了资金和新的活力,你们两位大股东不把精力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玩什么赌局呀?”
“石云峰胆小怕事,我不赞同他那些经营管理理念。”魏盛发讲述了稀土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他跟石云峰之间的主要分歧,“总经理跟董事长在观念上尖锐对立,石云峰提议用对赌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他的筹码太有诱惑力,我就欣然同意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罗明点了点头,不过,以他对石云峰的了解,作为一个办事老练沉稳,善于权衡利弊,审时度势的企业家,敢于主动提出对赌,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绝对的把握,石云峰不可能做出这种决定。
让罗明记忆犹新的是,当初为了拉四通集团做战略投资者,参股盛发稀土公司,他采用迂回战术,先游说经常跟他打交道的四通集团财务总监老何,在成功说服何树青以后,再让老何做石云峰的工作。
尽管如此,石云峰并没有随便听信某个人的建议,而是通过广泛调查,征求多方面人士的意见,才最终决定涉足稀土行业。
跟如此老练的人打交道,才刚签署了协议,还什么都没做,魏盛发就以为自己胜券在握,好像看见四通集团投入永辉公司的几亿资产正在向他招手,除了让人觉得幼稚,罗明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盛发,对赌这种行为在风险投资中听说过,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不过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会赢,石云峰一定会输呢?我劝你还是实际点吧,现在才刚签了个协议,等你真赢了赌局,再高兴也不迟。”
此时的魏盛发,完全是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态,哪里听得进罗行长的劝告,拿着这份协议,去找他那些狐朋狗友,准备晚上喝庆功酒。
......
无论计划多么完美,在付诸实施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前几天经魏盛发提醒,这两天石云峰一直在考虑开发稀土新材料的融资方案,他打算让永辉公司做担保,从县工行申请贷款。石云峰认为,当初罗明为了拉四通集团参股,做盛发稀土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他给了罗行长足够大的面子,这回他反过来有求于老罗,他相信罗明不会拒绝。
在罗行长办公室见面后,没等石云峰说明来意,老罗先沏了一杯茶放在石云峰面前的茶几上,然后拉把椅子在他对面坐下来,关切地问:“石总,你跟魏盛发的事我都听说了,但我不明白的是,你这样的大企业家,怎么跟魏盛发那样的小人玩这种游戏?”
石云峰苦笑了一下,“对赌是风险投资中一种确保公平的运作方式,按理说我跟魏盛发之间确实没有这个必要,但稀土行业现在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老魏还坚持以前的套路,自以为是,抱着侥幸心理,妄图对抗国家政策,以我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我认为那是死路一条,如果依照老魏的做法,永辉公司将陷入绝境。我希望转变企业经营方向,放弃开采稀土资源,转而开发生产稀土材料。我们各执己见,公司决策陷入僵局,无奈之下,我只能提议用这种方式决定公司未来命运。”
魏盛发也说过其中的原因,但比较片面,听了石云峰的一席话,老罗全都明白了,“魏盛发那人不好共事,石总,你真是用心良苦。不过,你下的赌注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