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读书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第十章 天工初立,星火燎原 (第2/2页)

“天工院”的筹建,在纣王的鼎力支持和苏妲己的暗中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展开。鹿台旁一片原本闲置的宫苑被迅速改建,挂上了由纣王亲笔题写的“天工院”匾额。
  
  招贤的榜文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各大诸侯国和边陲重镇,榜文上不仅列出了农事、工匠、水利、医药等传统项目,还特别增加了“格物致知,能造利民奇器者”这一模糊而充满诱惑的条件。
  
  与此同时,苏妲己通过杜元铣和那个神秘的内侍渠道,开始将一些基础的、超越时代但又能被当下技术条件理解和实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翻译”。
  
  她借鉴现代项目管理经验,要求对招募来的人才进行分类管理,设立不同的“课题组”,并尝试建立简单的档案和绩效评估体系。她还特别强调“实践”和“成果转化”,要求研究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一批应召而来的人,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有满脸风霜、善于培育稼穑的老农;有双手布满老茧、能打造精良器械的工匠;有自称能识百草、疗伤治病的游方郎中;甚至还有几个打扮奇特、言语晦涩、喜欢鼓捣些瓶瓶罐罐的“方士”。
  
  天工院初立,鱼龙混杂,难免有滥竽充数之辈。但在苏妲己的授意和杜元铣的严格筛考下,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开始脱颖而出。
  
  那个“龙尾车”项目被立为第一个重点攻关任务,由几名顶尖木匠和一位对水利颇有研究的老者负责,进展迅速。
  
  另有一个小组,开始根据苏妲己提供的模糊方向,尝试改进现有的纺织机械。还有一个小组,则专注于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包括选种、施肥和轮作等。
  
  朝歌城外,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棉田迎来了丰收。洁白的棉絮再次覆盖田野,景象比去年杜元铣那小片试验田更为壮观。
  
  这一次,在“天工院”的协调和官府的保护下,收购工作井然有序。新的扎花机被研制出来,虽然效率远不及现代机械,但已比纯手工剥离棉籽快了数倍。
  
  棉布开始更大规模地流入市场,价格趋于稳定。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在即将到来的寒冬前,攒钱换上了一件棉衣或一床棉被。朝歌城的冬天,似乎注定将比往年温暖许多。
  
  这股由棉花点燃的星火,正以“天工院”为新的燃料,呈现出燎原之势。无形的气运,如同涓涓细流,从那些受惠的百姓身上,从那些在“天工院”中找到用武之地的匠人身上,缓缓汇聚,让那日渐衰微的商朝国运,似乎真的止住了下滑的势头,甚至隐隐泛起一丝微弱的生机。
  
  然而,在这片看似蓬勃的新气象之下,暗流愈发汹涌。费仲、尤浑的破坏行动变得更加隐秘和阴险,开始向“天工院”新招募的人才下手,或利诱,或威胁。比干则以“协助”为名,派出了得力人手进入天工院,既是学习,也是监督。
  
  而更高远的天穹之上,那双淡漠的天道之眼,似乎也注意到了人间这不合常理的“逆流”。气运的异常波动,已经超出了可以忽略的范畴。一道新的法旨,正从凌霄宝殿发出,指向了某个应劫而生的天命之子。
  
  苏妲己站在天工院新建成的观星台上,俯瞰着脚下这片日益繁忙的院落。
  
  工匠的敲打声,学者的争论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乐章。她能感受到那细微却真实的气运变化,也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和窥探。
  
  “地基已经打下,种子已经播撒。”她迎着微寒的秋风,长发飞扬,“接下来,就是风雨的考验了。无论来的是仙是魔,都休想轻易扼杀这燎原的星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