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 (第2/2页)
·《遗民技术汇编》:集合了历代遗民在规则应用、能量操控、隐匿技术、协同协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诸如“镜花水月”协议、“规则编织基础”、“编译能高效转化法”等,都对墨天衡有着直接的借鉴和提升价值。
·《元之考》:遗民们对“元”的所有推测、古老信息碎片以及失败接触尝试的记录。虽然大多只是猜想,但其中一些关于“元”可能具备的“响应机制”和“底层协议触发条件”的探讨,与墨天衡的亲身经历隐隐呼应,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
信息量庞大,但传输过程高效而有序,仿佛直接烙印在墨天衡的认知底层。他需要时间慢慢消化,但仅仅是粗略浏览,就已让他对这片星空、对系统的认知,豁然开朗!
他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了一张虽然仍不完整,但轮廓清晰得多的地图!
“感谢你们的共享,”墨天衡由衷地说道,“这些信息,对我而言价值无可估量。”
“这是相互的,衡。”启回应道,“你的加入与共享,同样为我们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方向。现在,基于我们共同的信息库,或许我们可以开始商讨,下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
锐的投影立刻传递出锐利的意念:“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隐匿性与机动性。系统的触角已经探到这里,此地不再绝对安全。我们需要优化‘镜花水月’协议,甚至开发新的移动隐匿手段。”
青则表示:“生存是根本。我需要利用衡带来的‘平衡’理念,优化‘边缘花园’的生态维持系统,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下的持久力,并尝试培育一些具备规则伪装或预警功能的‘共生孢子’。”
溯则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组织一次对附近某个标记为‘沉寂回廊’的未知区域的探索,根据古老碎片记载,那里可能残留着某个前系统时代的文明遗迹,或许能找到关于‘元’或系统早期形态的更多线索。”
众说纷纭,但目标一致。
墨天衡沉思片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我认为,我们可以分头并进,但需要一個核心目标作为牵引。我个人认为,对‘元’的深入理解与接触,应是重中之重。这关乎我们能否找到从根本上动摇系统逻辑根基的方法。”
他顿了顿,继续以规则意念阐述:“因此,我提议:
一、由溯牵头,锐与我协助,优先筹划对‘沉寂回廊’的探索,寻找古老线索。
二、由青主导,优化生存环境,并尝试培育新型共生体。
三、由锐负责,结合我的混沌律核特质与现有技术,全力研发新一代隐匿与机动协议。
四、由启统筹全局,并深入研究《元之考》与我所提供的关于‘元之涟漪’的信息,尝试建立更完善的‘元’的理论模型。
我们定期在‘星火之庭’同步进展,调整策略。”
这个提议兼顾了短期生存、中期发展与长期目标,并且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很快就得到了所有遗民的一致认同。
一幅清晰的、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的未来蓝图,在星火之庭中徐徐展开。每一个遗民,包括新加入的墨天衡,都找到了自己明确的位置和方向。
孤独的律道行者,如今已成为星火遗民的核心战略家与探索先锋。他的力量,他的智慧,将与这群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共同编织对抗冰冷秩序、点燃演化之火的全新篇章。
星火共燃,其道大光。在这星陨海的边缘,一股微弱却坚韧的力量,正悄然凝聚,准备向那笼罩星空的庞大阴影,发起新一轮的、更具智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