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高迪的启示 (第1/2页)
巴塞罗那的阳光与苏黎世的清冷截然不同,热烈、饱满,带着地中海岸特有的慵懒与激情。顾深屿果然调整了行程,在紧凑的商务活动后,空出了完整的两天时间。
他们没有住在市中心繁华的酒店,而是选择了一间位于格拉西亚区、由古老建筑改造的精品酒店,房间带着一个可以俯瞰蜿蜒街巷的小阳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黄油和一丝海风的咸腥气味。
放下行李,顾深屿便牵着林晞的手,融入了巴塞罗那的街巷。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意地走着,穿过高迪设计的、如同波浪般的公寓楼,路过充斥着鲜活色彩和叫卖声的博盖利亚市场,在某个转角的小酒馆停下,分享一盘地道的西班牙塔帕斯,喝着略带涩意的桑格利亚酒。
林晞穿着舒适的平底鞋和亚麻长裙,戴着宽檐草帽,像个普通的游客,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顾深屿也卸下了商界精英的包袱,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卡其裤,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牵着她的手,偶尔在她被某个街头艺人的表演吸引时,耐心地在一旁等待,目光温柔地落在她带着新奇笑意的侧脸上。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脱离了原来那个被日程和KPI驱赶的世界,只剩下彼此和眼前鲜活的烟火气。
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重点——圣家堂。
当那座如同从大地生长而出、庞大而繁复、充满了自然主义线条和光怪陆离塔楼的建筑真正矗立在眼前时,林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像一座冰冷的石头建筑,更像一个拥有呼吸和心跳的、巨大的生命体。脚手架依旧林立,起重机缓缓移动,正如顾深屿所说,它还在“生长”。
他们随着人流走进教堂内部。那一刻,林晞屏住了呼吸。
无数彩色的光柱透过形态各异的彩色玻璃窗倾泻而下,将整个内部空间渲染成一个流动的、斑斓的梦境。石柱如同参天大树,枝桠在头顶交织成繁复的穹顶;墙壁是起伏的曲线,仿佛被海浪冲刷过的沙滩。没有传统的直线和直角,一切都是流动的、有机的、充满生命力的。
顾深屿站在她身边,低声解释着高迪的设计理念:“他相信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让光、色彩和结构本身成为信仰的表达。”
林晞仰头看着那仿佛通往天国的、被光影点亮的“森林”,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她想起自己创业以来的种种,那些不被理解的时刻,那些艰难的技术攻关,那些外界的质疑和攻击……不也像是在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圣家堂”吗?过程充满艰辛,甚至不被看好,但只要方向坚定,内核稳固,终有一天,也能绽放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光彩。
“它建了一百多年,还没有完工。”顾深屿的声音将她从思绪中拉回,“有人说它烂尾,有人说它荒谬。但高迪说,‘我的客户(上帝)并不着急’。”他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林晞,“美好的事物,值得用时间耐心打磨。重要的不是何时完工,而是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始终在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