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谈判桌上的交锋 (第1/2页)
周一上午九点五十分,创星科技最大的会议室里,空气清新剂的味道混合着咖啡的香气,却依然掩盖不住一种无形的紧绷感。林晞一身剪裁利落的炭灰色西装,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端坐在主位。她的左右两侧是沈瑜和技术核心团队,每个人都正襟危坐,面前摆着厚厚的资料,如同即将迎接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九点五十八分,会议室的门被准时推开。顾深屿在一行五六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依旧是那身一丝不苟的深色西装,衬得身形愈发挺拔,气场强大而冷峻。他身后跟着的人,包括昨天在赛车场见过的赛车场老板(此刻已换上商务形象),那位提问刁钻的张专家,以及几位一看便知是财务和法律领域的精英。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顾深屿的眼神平静无波,如同深潭,与昨日赛车场上那难以捉摸的凝视判若两人。林晞也迅速收敛了所有私人情绪,站起身,脸上露出职业化的得体微笑,伸出手:“顾总,欢迎。”
顾深屿与她轻轻一握,指尖微凉,一触即分。
“林总,开始吧。”
他的声音低沉,没有任何寒暄,直接为今天的会议定下了公事公办的基调。
会议开始。
深屿资本的团队果然名不虚传,效率高得惊人。财务专家抛出关于现金流预测和成本结构的尖锐问题,律师则逐条审视着知识产权归属和潜在法律风险条款。问题一个接一个,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直指公司运营中最敏感和脆弱的环节。
林晞从容应对,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技术细节都了然于胸,回答得清晰、简洁、有力。
她的逻辑缜密,常常能从一个问题引申开去,主动揭示更深层的背景和未来的规划,展现出超越当前困境的战略眼光。连那位不苟言笑的张专家,偶尔也会微微点头。
然而,顾深屿本人却大部分时间保持着沉默。他坐在林晞的正对面,身体微微后靠,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手指修长干净。他没有记录,只是安静地听着,目光大多数时候落在林晞脸上,那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直抵核心。这种沉默的注视,比任何咄咄逼人的提问都更让人感到压力,林晞必须调动全部的精力才能保持专注,不敢有丝毫松懈。
会议过半,讨论到最关键的部分——对新产品的估值和对赌协议。深屿资本的财务总监提出了一个基于最保守市场预期的估值模型,数字远低于林晞团队的预期,附加的对赌条款也极为苛刻,几乎将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空间锁死。
沈瑜在桌下捏紧了拳头,技术总监的脸色也变得难看。林晞心头一沉,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她知道,真正的交锋现在才开始。
“王总监的模型很严谨,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理性分析。”林晞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是,创星的价值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我们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爆发潜力,无法用传统的模型来衡量。”她示意团队成员切换PPT,屏幕上展现出全新的市场分析数据和颠覆性的应用场景预测。
“我们预计,在产品正式发布后的十八个月内,可以占据细分市场30%的份额。这个预测基于我们已经拿到的三家行业巨头的初步合作意向书。”她目光扫过深屿资本团队每一张脸,最后定格在顾深屿身上,“所以,我们提出的估值,是基于这个可预期的未来。至于对赌协议,我们认为,应该设置更具挑战性但也更合理的里程碑式条款,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利润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