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张建的第二道“紧箍咒” (第1/2页)
《一颗樱桃的逆袭之路》专题报道的后续影响力,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猛烈。
在县政府大院内,陈铭这个名字,已经从一个“运气好的年轻人”,悄然变成了一个“有能力、有手段、更有背景”的符号。
综合科的办公室,氛围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那些若有若无的排挤和轻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客气和带着几分敬畏的讨好。
“陈科,这是今天刚到的文件,我给您放这儿了。”
“陈科,您这杯子里的水凉了,我给您续上热的。”
林薇看着这一切,与有荣焉,白皙的小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意。她觉得,陈铭哥就像一块被蒙尘的金子,终于开始绽放出他应有的万丈光芒。
整个上午,都沉浸在这种大获全胜的喜悦氛围之中。
然而,就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电话是专门为樱桃项目临时加装的专线,另一头,传来了村支书李大山焦急到近乎变调的声音。
“陈主任!出事了!出大事了!”
陈铭的眉头微微一蹙,但声音依旧沉稳:“李书记,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樱桃!樱桃马上就要大规模成熟了,熟透的果子在树上可等不了几天!我这几天按照您的吩咐,派人去县农业局和质检局,办咱们那个‘红宝石’牌子的‘绿色产品认证’和‘质检报告’,没有这两个章,咱们的樱桃就只能在县里卖,根本运不出去啊!”
李大山的声音里充满了火烧眉毛般的急切。
“可是……可是他们就是不给办啊!”
陈铭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不给办?是什么理由?”
“没理由啊!”李大山在电话那头几乎要跳起来,“去农业局,他们就说我们的申请材料格式不对,要回去重新改;去质检局,他们就说最近政策收紧了,要排队,让我们等着!”
“我让村里的会计跑了三趟了!每次去,人都客客气气的,但就是不办事!一会儿说负责人去市里开会了,一会儿又说我们的样品抽检程序不对,要重新送!”
“陈主任,这帮人就是在故意刁难我们!樱桃熟了可不等人,再拖上一个星期,咱们这满树的果子,就全都得烂在地里了啊!”
老支书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绝望的哭腔。
办公室里,原本还带着笑意的林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紧张地看着陈铭,小手紧紧攥着衣角。
她虽然不懂其中的门道,但也听明白了,有人在用最要命的方式,卡他们的脖子!
陈铭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慌乱。
他听着李大山那些关于“开会了”、“要补充材料”、“按程序走”的描述,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四个字。
程序性刁难。
这不是正常的行政效率问题,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来自体制内部的精准狙击!
“李书记,你先别急,稳住村民的情绪,尤其是那几户跟着我们干的。”陈铭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这件事我来处理。你记住,在接到我电话之前,不要再派人去那两个单位。”
“好,好!陈主任,我听您的!可……可这时间……”
“我说了,我来处理。”陈铭不容置疑地说道,“樱桃,一颗都不会烂在地里。”
挂断电话,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林薇忧心忡忡地看着他:“陈铭哥,这……这可怎么办啊?他们分明是故意的!”
陈铭没有回答,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窗外。
他知道,这是阳谋。
对方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规定,都站在“程序正义”的高地上。你就算闹到县长那里去,他们也有一万个“合理”的理由来搪塞。
这种来自规则本身的绞杀,才是官场中最阴险,也最致命的武器。
是张建。
陈铭几乎在瞬间就锁定了幕后黑手。
在平江县,有能力同时调动农业局和质检局两个部门,又对自己怀有如此深仇大恨的,只有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