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一颗樱桃的逆袭 (第2/2页)
“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在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下,才有了今天这颗来之不易的希望之果。它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
政治价值,瞬间拉满!
报道刚刚播完,片尾字幕还在滚动。
县电视台的总机电话,瞬间就被打爆了!
“喂!你好,电视台吗?我问一下,刚才那个新闻里说的樱桃,叫什么‘红宝石’的,在哪里能买到啊?”
“太馋人了!看着就甜!我们单位想搞团购,有没有联系方式?”
“这樱桃包装也太好看了,送人肯定有面子!快告诉我们去哪买!”
值班的接线员,拿着听筒,彻底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幸福烦恼之中。
风向,在这一夜,彻底变了。
第二天一早,县政府大院内,但凡是昨天看了新闻的干部,见面聊的话题,都绕不开那颗小小的樱桃。
“看了吗?昨天电视台那个专题,拍得真好!”
“何止是好,简直是水平太高了!把一个乡镇项目,直接拔高到了全县农业转型的典范!”
“那个叫陈铭的年轻人,真是个人才啊!不光能干实事,还懂得宣传造势,是个全才!”
“你还没看明白吗?这下好了,清溪镇的樱桃项目,已经不是他陈铭一个人的项目了,这已经牢牢地和赵县长的政绩捆绑在一起了!这下,谁还敢动他?谁还敢在这个项目上使绊子?”
这些议论声,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大院。
同一时间,县长赵建国的家中。
他刚刚晨练回来,夫人就笑着对他说:“老赵,你昨天那个新闻我看了,拍得真不错,显得你这个县长特别有水平。”
赵建国也看到了这期报道。
他靠在沙发上,端着茶杯,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满意笑容。
他原本只知道陈铭能干事,能解决问题。
却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宣传手腕,竟然也如此高明!
整篇报道,既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项目的成绩和亮点,又在最关键的地方,把所有的功劳都巧妙地归功于“领导有方”、“战略布局”。
这让他这个县长,感到无比的受用和舒心。
一个既能为你攻城拔寨,又能为你摇旗呐喊,还懂得时刻维护你权威的下属,哪个领导会不喜欢?
就在这时,他秘书的电话打了进来。
“老板,早。关于昨天电视台的报道,反响特别热烈,办公室这边接到了很多其他部门甚至市里领导的电话,都在询问这个‘红宝石’樱桃项目,对您提出的‘科技兴农’思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建国听着秘书的汇报,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他放下茶杯,沉声说道:“你亲自给县府办的陈铭同志打个电话,转达我的意思。”
“就说,报道我看了,做得很好。”
“有思路,有办法,有格局!让他不要骄傲,继续保持这种务实的作风,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这通电话,在几分钟后,打到了综合科陈铭的办公桌上。
当县长秘书那客气而又带着明显郑重的声音,在话筒里响起时,整个综合科办公室,瞬间落针可闻。
所有同事,都竖起了耳朵,脸上是无法掩饰的震惊和羡慕。
县长秘书亲自打电话传达口头表扬!
这份待遇,在整个县府办,都是独一份的荣耀!
这通电话,无异于一道由县长亲自颁发的“免死金牌”,宣告了陈铭在县里的地位,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认可!
挂断电话,林薇激动得小脸通红,看着陈铭的眼睛里全是闪烁的小星星。
“陈铭哥!是县长的表扬!你太厉害了!”
然而,陈铭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居功自傲的喜悦。
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模样,仿佛刚才那通足以让任何人欣喜若狂的电话,只是一次普通的工作汇报。
他看着自己桌上摊开的一张手绘的平江县地图,目光落在一个被红笔圈出的小点上。
那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地址,旁边标注着三个字:农资店。
他对身边一脸崇拜的林薇,轻声说道:
“空军的轰炸,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局面,赢得了舆论。”
“现在,该请我们真正的‘重炮’登场,一锤定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