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系统破解地下钱庄 (第2/2页)
他立即命令技术组将所有涉及的收款企业纳入工商图谱分析,重点筛查是否存在共同的担保人、抵押资产或银行授信关系。同时,调取这些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发票开具总量与用电数据对比,验证其是否具备相应经营规模。
结果令人震惊:七家公司合计开具增值税发票超两亿元,但用电量仅为同级企业平均值的百分之十一,社保缴纳人数为零。
“皮包公司。”技术人员低声道。
陈帆没有回应。他正在重新梳理整条链条的时间节点。第一次异常提价发生在拍卖结束后的当晚九点零七分,资金调度紧随其后;而今日鞍山钢厂的涨价通知,则是在系统即将完成溯源时突然弹出。
太巧了。
他意识到,对方并非单纯为了抬高材料成本,而是借供应链波动掩盖资金流动节奏。每一次价格异动,都伴随着一轮洗钱操作。工地缺料只是表象,真正的战场在看不见的账户之间。
“生成证据报告。”他说,“PDF格式,按央行反洗钱监测中心的数据标准封装。”
屏幕左侧开始整合信息:银行流水截图、IP地址重合度分析、跨境交易匹配记录、企业虚实比对模型输出结果。右侧同步启动加密程序,准备将文件打包为AES-128加密压缩包。
就在进度条推进至百分之八十五时,主控台右上角突然弹出交通雷达预警。
三辆警车正沿京藏高速向五道口工地方向高速行驶,预计八分钟抵达。
几乎同时,外围监控画面切换到工地东门视角。三辆无标识黑色轿车已驶入辅路,车速缓慢,未亮双闪,也未鸣笛。
陈帆眼神一凝,立刻中断外网传输进程。
“切断公网连接。”他命令,“只保留内网存档。”
技术人员迅速执行,拔掉主路由器网线,转为局域网独立运行。与此同时,陈帆将已完成的证据包复制到三张空白光盘中,分别标注“律所备份”“银行托管”“应急提取”,并设定自动销毁指令:若二十四小时内未收到心跳信号,本地副本将永久擦除。
最后一道操作,他在系统中标记山东建材公司为“**险金融犯罪关联体”,并激活预备上报协议。一旦获得监管接口授权,数据将在十秒内推送至指定接收端。
整个过程耗时不到五分钟。
“做完了吗?”一名技术人员问。
陈帆没有回答。他的目光仍停留在资金溯源界面,底部一行小字提示仍在闪烁:“未尽路径:塞浦路斯账户上游资金来源暂未识别。”
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那些隐藏在更多空壳公司背后的指挥者,还未暴露。
他伸手按下终端静音键,室内顿时陷入短暂寂静。只有几台老式打印机还在持续吐出最后一批日志纸,墨迹未干,一页页堆叠在金属托盘里。
其中一张纸上,打印出一段未被完全解析的加密通信片段:
>“T+3确认到账,拆单完成。下一阶段按原计划推进,避免接触实体工地。”
陈帆拿起这张纸,指尖摩挲着末尾那句“避免接触实体工地”。
他们知道自己在查什么。
而且,他们不怕正面交锋,只怕资金链断裂。
他缓缓将纸张折起,放入西装内袋。然后重新点亮一块备用屏,输入一组从未启用过的测试账户信息。
“再跑一遍爬虫。”他说,“这次,用假身份模拟充值行为,反向追踪支付网关认证逻辑。”
技术人员愣了一下:“你要主动打入他们的系统?”
“不是打入。”陈帆盯着屏幕,“是引他们出手。”